她是《三體》中對人類文明愛恨交織的“葉文潔”,她是《無所畏懼》中洞察世事的“梅大梁”,她是《目之所及》中為女兒殫精竭慮的母親“沈靜”……實力派演員陳瑾,游走于不同角色間,不變的是那份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準刻畫。作為土生土長的山東人,陳瑾從小對青島有著特殊的感情,日前,陳瑾來到青島參加山東藝術(shù)學院戲劇系40年同學聚會,她接受了半島全媒體記者的專訪,講述了她與青島的情緣。
陳瑾與半島全媒體記者暢聊。(圖/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
青島記憶:
洋氣、蝦醬與永不褪色的鄉(xiāng)愁
作為山東老鄉(xiāng),陳瑾回憶年少時對于青島的印象就是洋氣,“高中畢業(yè)就上大學了,沒有任何社會經(jīng)歷。我生活當中跟外面的人接觸最多的,就是來自青島的同學?!痹谒拿枋鲋?,那個年代的青島被賦予了一種特殊的象征意義——“別人送的一些東西,紡織品基本都來自青島,而且都是出口轉(zhuǎn)內(nèi)銷的,在我們那個時代,就是時尚的代表,也是特定的符號。”
這份對青島的特殊情感,在歲月流轉(zhuǎn)中愈發(fā)溫潤。談到青島的美食,陳瑾的眼睛亮了起來:“印象最深的是王哥莊大饅頭和蝦醬?!弊鳛樯綎|人,她對面食有著天然的親切感:“山東人很愿意吃面食?!倍r醬則勾起了她更深層的鄉(xiāng)愁:“我的老家是膠東海邊,小的時候,老家的親戚就會寄來一些特產(chǎn),那就是我印象中最美味的食物。常年在外拍戲,我也時常想念蝦醬、饅頭。”這些樸素的食物,串聯(lián)起了她對故鄉(xiāng)的思念,成為了味蕾上永不褪色的記憶。
此次青島之行,陳瑾是參加山藝戲劇系40年同學聚會。“他們都很優(yōu)秀,也有很多同學是在青島工作、安家。”道出了她對同窗情誼的珍視。
陳瑾感慨,40年的影視生涯,來青島拍戲的機會卻少了些,還要追溯到早期的作品《潮起潮落》?!澳菚r候青島的海邊還未被開發(fā),而且當時雖然是演員,但是也要幫劇組的工作人員干些活,比如幫著攝影師抬架子,和現(xiàn)在不同?!?/p>
“變”與“不變”:
最看重的還是內(nèi)容與角色
作為集齊中國電影三大獎項最佳女主角的實力派演員, 陳瑾塑造了無數(shù)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談及角色選擇,她有著自己的堅持:“首先我得有興趣。”她解釋道,看劇本時會尋找角色的獨特之處:“實際上,不管演什么,即便是母親,但也各有不同。”在她看來,每個角色都是獨特的個體,值得用心揣摩。
“其實更多的是我對角色身上的某個方面感興趣,或者可以說有一種對人性的探索?!边@句話道出了她作為演員的追求。“人性都很復雜,也很有意思的,我很喜歡去研究,為什么我們彼此之間就聽不到對方的那種愛的聲音?為什么聽到的就是爭吵?或者是雙方在情感上有錯位?!边@些追問,皆化作她角色肌理中的哲思與溫度。
對于當下興起的短劇潮流,陳瑾保持著開放的態(tài)度:“目前還沒有參與,我周邊的導演是有特別積極的,他們可能嗅到將來的影視變化?!钡J為,無論形式如何變化,表演的核心始終不變:“對我們演員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內(nèi)容和角色本身?!?/p>
在陳瑾看來,演員的使命始終是深入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呈現(xiàn)人性的豐富與復雜?!拔以敢馊パ莞鞣N不同形態(tài)的人,跟別人怎么交流,怎么把情感傳遞出去?!边@句話簡單卻有力,概括了她對表演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
(文/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悅 黃靖斐 圖/何毅 劇照除外)
來源:大眾·半島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