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為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chuàng)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guān)注。
2025年第七十期(總第942期)
兒子的校服褲子褲腿太長了,我?guī)退讯喑鰜淼牟糠志砩先?,然后手工縫了一下。有很多年沒做過針線活兒了,記得上一次好像還是在上大學的時候,自己縫被子。
眼睛花得厲害,半天才把線從針眼兒中穿過去,然后開干,磕磕絆絆地縫好??p完了要在好友微信群里曬一下,結(jié)果,在發(fā)了照片,配文字說明的時候,問題來了。是“簽褲邊”還是“扦褲邊”呢?
印象中裁縫店一般寫的都是“扦邊”,好像很少有寫“簽邊”的。那為什么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呢?
查查《現(xiàn)漢》確認一下,結(jié)果一查問題更多了。在“扦”這個字下面,只有這樣一些釋義:
主要是方言中常用的“插”和“修、削”等意思,沒有“縫制”的意思,在詞語中,也只收錄了“扦插”“扦子”,而沒有“扦邊”。
再看看“簽”字如何呢?
除了“簽”的幾個常見義項之外,還有一個義項:
4.縫紉方法,粗粗地縫合:簽上貼邊。
這個義項雖然說的是縫紉,而且所舉的例句確實和“qiān邊”有關(guān),但是,“粗粗地縫合”這個解釋不能忽略,畢竟如果去找裁縫“qiān邊”,他給你粗粗地縫合一下,你肯定不愿意。雖然我自己手藝很一般,但在給兒子的褲子“qiān邊”時,也還是很用心的,所以也不能說是粗粗地縫合,顯然用“簽邊”不大合適。而且,在《現(xiàn)漢》收錄的詞語中,也沒有“簽邊”一詞。
從《現(xiàn)漢》對“簽”的解釋來看,縫紉方法這個義項中的“粗粗地縫合”,顯然強調(diào)的是臨時縫合、隨手縫補,帶有“粗略”“非正式”語氣。如果說 “我先簽幾針把褲腳固定一下” ,這個情形下用“簽”沒毛病,但如果作為服裝加工工序的名稱,顯然“簽邊”不大合適。
“簽邊”不合適,“扦”在《現(xiàn)漢》中又沒有收錄有縫紉的意思,好像這個問題走入了死胡同。如何解決呢?那就再回到使用搜索引擎上來。
使用百度搜索,能搜到的是“扦邊”一詞,而且,百度AI還給了解釋。但“簽邊”一詞則搜索不到。
可見,“扦邊”是被大家廣泛接受的一個寫法,雖然作為一個方言詞語,并沒有被收錄到《現(xiàn)漢》這樣的中型工具書,也沒有被收入到《辭海》這樣的大型工具書中去,但并不妨礙大家使用該詞時在詞形上取得某種共識。
“扦”有“插”的意思,由這個義項,可以聯(lián)想到“插針”,而插針就是要縫制固定一些東西(不是“見縫插針”,該詞有特定的比喻義)。“扦邊”就是“把布邊折好、插針或縫固定”,完全符合做褲腳、改褲邊的動作含義。因此,使用“扦邊”,而不使用“簽邊”,還是合理的,可以解釋得通的。
我的視頻號,持續(xù)更新中,歡迎關(guān)注。《古文觀止》的在線公益課已經(jīng)講到第五十六講,每一講都有直播回放。就在視頻號“水寒說語文”的“直播回放”這個欄目就可以看到。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guān)注了公眾號、視頻號,來聽一聽。
歡迎關(guān)注我的新書《用減法教語文》,書中有很多能夠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鮮活課例。具體內(nèi)容可以點擊下面的文章鏈接:
之前還寫過另外一本書:《減法教育》,具體可以參見下面的文章鏈接: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如涉版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眾號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授權(quán)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