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阿蘭達蒂·洛伊憑借小說《微物之神》獲得布克獎,成為該獎第一位獲獎的印度作家。今年九月,洛伊的第一部回憶錄《母親來到我身邊》(Mother Mary Comes to Me)出版,這部作品講述了洛伊早年與母親瑪麗一起生活的故事,以及她從家庭出逃后的成長經(jīng)歷。在洛伊筆下,母親瑪麗瘋狂又充滿力量,她似乎永遠都在和周圍人發(fā)生爭執(zhí),同時用“風暴般的愛”獨自養(yǎng)育孩子。洛伊在18歲時逃離母親,之后母親從沒有尋找過她,也沒有追問過她離家的原因。洛伊曾在獻給母親的作品《微物之神》中寫下“她足夠愛我,所以讓我走了”,但在回憶錄中,洛伊坦言,這句話其實是一句謊言,用于粉飾自己和母親的關系。
在回憶錄《母親來到我身邊》中,讀者可以發(fā)現(xiàn)《微物之神》的素材來源以及一些關鍵人物的原型。比如,維魯沙的角色原型是洛伊六歲時遇到的一個年輕男子,他教會了洛伊釣魚以及保持沉靜。洛伊還在回憶錄中提到,她有時會在作品中塑造母親的不同版本,包括《微物之神》中的人物阿慕,但她從來沒有寫過真正的母親。洛伊認為,母親內(nèi)心清楚她不可能是阿慕,所以她會想成為阿慕,甚至常常覺得自己就是阿慕。比如,在書中,阿慕與前夫爭吵,二人互相推脫,誰也不愿撫養(yǎng)雙胞胎兒女。洛伊認為這段內(nèi)容是自己虛構的,但母親堅持這是真實發(fā)生過的事情。對此,洛伊回應道:“小說就是這樣奇怪又虛幻的東西,它并不完全屬于作者,盡管作者自認為擁有作品?!?/p>
和《微物之神》一樣,這部回憶錄的每個篇章都有不同的標題,這些標題長短不一,有時是一個名詞,有時是一句話?!缎l(wèi)報》認為,全書最動人的描寫來自《媽媽熊,爸爸熊》(“Mama Bear, Papa Bear”)一章,洛伊在德里的一間旅館和父親重逢,“他俯臥著,雙膝彎曲,雙腳朝著天花板揮舞?!?/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