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清華大學2025級的新生開學典禮上的一幕引發(fā)全網(wǎng)關注。一位博士生僅短短5分鐘的脫稿演講視頻,在各個平臺被頻頻轉發(fā),刷爆了無數(shù)人的朋友圈。這位演講者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在9天前剛剛當選2024《感動中國》人物的龐眾望。
這兩次“刷屏”,他帶來的并非是喧囂,而是一種讓整個輿論場為之安靜思考的深沉力量。這位年輕人究竟分享了什么?為何能讓這么多人為之動容?
寒門自強路
龐眾望的故事,起點并不在聚光燈下,而是河北吳橋縣的一個貧困農(nóng)村家庭。在這個家里,生活的重擔遠超常人想象。
他的父親患有精神疾病,母親則因先天殘疾下肢癱瘓,常年臥床或依靠輪椅活動。當別的孩子還在父母懷中撒嬌,享受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年幼的眾望卻早早地面對了兩門人生“必修課”:貧困與照顧家人的責任。
我們或許很難想象,一個孩子從五六歲起,就要踩著小板凳爬上灶臺學做飯,打掃屋子,幫助母親洗漱,清理便盆。但這就是龐眾望的日常。可生活的磨難并未就此止步。
7歲那年,他被診斷出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是母親坐著輪椅挨戶求助,才湊齊手術費,將他從死亡邊緣救回。為了償還債務和補貼家用,還在讀小學的他就利用課余時間撿廢品,手被劃破是常有的事,但他總是瞞著母親,怕她心疼。
初中時,母親因嚴重貧血住院,他再次毅然扛起責任,一邊四處借錢,一邊在醫(yī)院照顧母親,打零工,甚至去市場撿拾菜葉維持生計。
盡管過早地嘗盡了生活的艱辛,但這些苦難沒有壓垮他。因為他內(nèi)心始終亮著一盞明燈:那就是母親常說的“知識改變命運”。
他將全部心力傾注于學業(yè),貼滿墻壁的獎狀就是獻給母親最好的慰藉與回報。最終,所有的堅持在2017年的盛夏化作光芒,他以684分的成績,外加清華大學“自強計劃”60分降分錄取政策,成功考入清華精密儀器系,真正用知識為自己開辟了一條通向廣闊天地之路。
真誠見初心
在清華開學典禮上,龐眾望的發(fā)言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真誠。
他并沒有以成功者自居,反而坦然分享了自己初入清華時的忐忑——“和大家一樣,那時我也有迷茫和不安”。這樣真誠的開場,一下子拉近了他與在場同學的距離,讓人感受到一種難得的真實。
他緩緩道來在清華的成長經(jīng)歷,特別提到了當年老師對他們說過的話:每位來到清華的學生,都像一張白紙,未來的畫卷需要自己去描繪。這句話不僅照亮了他曾經(jīng)的迷茫,也成為他現(xiàn)在希望傳遞給學弟學妹的核心信念。
他強調(diào)“清華足夠大,可以滿足大家無限的可能和想象”,鼓勵每個人都要勇敢探索未知,不斷認識自己、發(fā)展自己。沒有空洞的口號,只有切實的感悟,這種樸實無華卻充滿力量的鼓勵,顯得格外珍貴。
最令人動容的,是龐眾望坦然分享科研路上的坎坷。自2022年起,他和團隊一同研發(fā)一款高精度測量儀器,卻在長達400時間里屢屢受挫。他回顧道,那段時間日復一日幾乎都在“發(fā)現(xiàn)問題→嘗試解決→有新問題”中循環(huán)掙扎,甚至一度懷疑這個實驗是否可行。
但正是清華人所秉持的“精益求精和永不言棄”的精神,支撐他們堅持到底。他說,“每一次直面未知的挑戰(zhàn),都是自我發(fā)現(xiàn)的機會”,這不只是一句點睛之筆,更是他切身的體會。
縱觀整個演講,最難得的是,他完全沒有陷入“苦情敘事”。他只字未提自己坎坷的家庭背景,沒有渲染苦難,更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整場演講,就像一位學長坐在你身邊,真誠分享他的成長與感悟。
這種不加修飾的真誠,反而散發(fā)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一種可復制、可學習,也能真正打動人的精神力量。
精神顯格局
龐眾望的故事之所以能夠超越簡單的同情,引發(fā)人們更深層次的共鳴,是因為我們從中看到了一種極為珍貴的精神品質(zhì)的集合。
盡管早年家境艱難,他卻始終沒有放棄對未來的樂觀。這不是盲目的積極,而是從母親那句樸素卻充滿智慧的話“人要往前看”中汲取的力量。這種即便面對巨大挫折也不自怨自艾的韌性,本身就是一種強大。
更難得的是,他始終保持著自立的精神。2017年高考后,很多人被他的故事打動,主動提出資助,但他都婉言謝絕。他說:“大家賺錢都不容易,沒必要來資助我?!彼x擇依靠獎學金和勤工儉學來完成學業(yè),這不僅是一份清醒的自我認知,更是一份對個人尊嚴的堅守。
在校期間,他不僅專注科研,立志報效國家,還積極參與如“春雷支教”等公益項目,回饋社會,實現(xiàn)了從“接受愛”到“傳遞愛”的轉變。這也讓他的奮斗擁有了更廣闊的格局。
他的經(jīng)歷,像一束光,清晰地照見了教育的核心價值: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賦能,是給予每個人無論出身如何,都能描繪自己人生的“畫筆”。
他的成功,更是對“寒門再難出貴子”最有力的回應,重新點燃了社會對“奮斗改變命運”這一樸素信念的集體認同和深切期待。因此,所謂的“學術界沉默”,并非指真的鴉雀無聲,而是一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震撼與啟迪。
結尾
說到底,我們被龐眾望打動,不只是因為他“從苦難中走來”,而是他在走過漫漫長路之后,依然目光清澈,腳步堅定。他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強大,不是忘記來路,而是認清生活之后,還愿意相信奮斗,守護尊嚴,傳遞溫暖。
我們或許沒有龐眾望那樣的天賦和毅力,也無法復制他的路,但他的選擇卻提醒著我們:無論起點如何,每個人都可以活出屬于自己的光芒。不必等待旁人的掌聲,不必抱怨命運的不公。向前看,往前走,用一點一滴的行動,寫下自己人生的回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