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娛樂圈,真是越來越像一出“諜戰(zhàn)劇”了。
有些明星,為了上個熱搜,恨不得把家里雞毛蒜皮的事兒都抖落出來。而有些明星,卻像是潛伏多年的“地下工作者”,干了驚天動地的大事,卻連個聲響都沒有。
這不,要不是韓紅那個“大嘴巴”,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知道,那個唱著《天黑黑》的孫燕姿,背地里,居然這么“狠”。
事情,發(fā)生在前幾天的演唱會上。
一向快人快語的韓紅,在舞臺上,當(dāng)著成千上萬觀眾的面,突然即興“爆料”,揭開了一個藏了十幾年的“秘密”:
“你們可能不知道,孫燕姿,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在匿名給我們基金會捐款,累計,已經(jīng)超過了1000萬!”
轟!
這句話,就像一顆深水炸彈,直接在所有80、90后的心湖里,炸出了滔天巨浪。
什么?孫燕姿?捐了上千萬?還是匿名的?!
我承認,在聽到這個消息的那一刻,我腦子里閃過的第一個念頭,不是感動,而是“震驚”和“慚愧”。
慚愧的是,我們這些年,是怎么“議論”孫燕姿的?
我們說她“過氣”了,說她“不努力搞事業(yè)”,說她結(jié)了婚就“神隱”,成了華語樂壇一個模糊的背影。
甚至,幾年前,還有00后的網(wǎng)友聽了她的歌,一臉天真地在網(wǎng)上發(fā)問:“這個叫孫燕姿的冷門歌手,歌還不錯哦,怎么不火呢?”
當(dāng)時,我們這些“老粉”,還把這個當(dāng)成一個笑話,哈哈一笑就過去了。
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這個“笑話”,簡直就是對我們最大的諷刺。
原來,就在我們嘲笑她“冷門”的時候,人家正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干著最大氣、最爺們的事兒。
她不需要通稿,不需要熱搜,不需要把捐款證書裱起來掛在墻上。
她就像她歌里唱的那個“我走在每天必須面對的分岔路”,默默地選擇了那條最少人走,也最安靜的路。
這份“體面”,這份“干凈”,在這個恨不得做點好事就要敲鑼打鼓昭告天下的時代里,簡直就是“稀有動物”。
孫燕姿是誰?
對于00后來說,她可能只是一個符號。但對于我們這代人來說,她就是我們的整個青春啊。
她是我們在KTV里,聲嘶力竭吼著“我等到花兒也謝了”的《我懷念的》;
她是我們騎著單車,耳機里放著“我愛上讓我奮不顧身的一個人”的《遇見》;
她更是我們在考試失利、失戀痛哭時,告訴我們“總有一盞燈,會為我而亮”的《綠光》。
她的歌聲,就像一臺時光機,能瞬間把我們拉回到那個穿著校服、前途未卜,但對未來充滿了無限想象的青蔥歲月。
我們總以為,她和我們的青春一樣,已經(jīng)走遠了。
但韓紅的這次“爆料”,才讓我們恍然大悟:原來,那個我們愛過的女孩,不僅沒有走遠,她還長成了一個我們更加敬佩的、了不起的大人。
她用行動告訴我們:
真正的強大,不是你站在聚光燈下有多閃耀,而是當(dāng)燈光熄滅后,你依然愿意為這個世界,點亮一盞小小的燈。
所以,下次如果再有年輕人問你,誰是孫燕姿?
請你一定要告訴他:
“她啊,是一個唱歌很好聽,做人,更好看的‘天后’。”
孫燕-姿的哪首歌,是你的青春單曲循環(huán)?
對于明星“匿名捐款”這件事,你怎么看?
評論區(qū),讓我們來一場“80、90后”的集體回憶殺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