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7時,2025諾貝爾文學(xué)獎頒出,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得獎,其小說《撒旦探戈》和《反抗的憂郁》都被貝拉·塔爾改編成電影。
文藝評論家孫孟晉認(rèn)為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的小說結(jié)構(gòu)復(fù)雜,“通篇是細(xì)密的長句,他是一位很有音樂感的作家。從《撒旦探戈》到《反抗的憂郁》,是從陷阱到毀滅的過程。他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能和人類精神史結(jié)合得這么好,還有東歐人的氣質(zhì),這實在是一位永遠(yuǎn)吸引人的小說家?!?/p>
卡撒茲納霍凱擅長運用氣勢磅礴的長句,有時一個句子長達(dá)四頁,這顯然也引起了各大文學(xué)獎的評委的注意。授獎詞中不乏“在莊重、直白、揶揄和陰郁的語調(diào)中天馬行空地自由切換,史詩般的句子就像一個巨大的滾雪球,把所有的荒誕和意外糅進音樂般不朽的段落之中”“火山巖般的敘述,暗河涌動般的風(fēng)格”這樣的表述。但這為閱讀帶來了困難。讀一本拉斯洛的小說,好像“在宣講絕望的教堂里待整整九個半小時”。
有意思的是,一位匈牙利漢學(xué)家曾幫他起了一個中文名“好丘”,他把它印在名片上。他和余澤民解釋說,一是取“美麗山丘”之意;二是借“丘”字與孔夫子掛鉤。
1991年,拉斯洛以記者身份第一次造訪中國,寫了一本游記體的短篇小說集《烏蘭巴托的囚徒》。拉斯洛很崇拜中國文化,還寫過兩部關(guān)于中國和東方文化的書:《北山、南湖、西路、東河》和《天空下的廢墟與憂愁》,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中文版,認(rèn)為這是與他推崇的中國文明的對話。
原標(biāo)題:《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拉斯洛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欄目編輯:江妍 文字編輯:沈毓燁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徐翌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