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護車的聲音在凌晨三點格外刺耳。
老張攥著老伴的手,看著醫(yī)護人員匆忙的身影,突然覺得這間住了40年的房子空得可怕。年輕時誰不想活得瀟灑?
旅游照片貼滿墻,雙人餐永遠不用考慮孩子口味。
存款數字每年增長,鄰居家為孩子學費發(fā)愁時,老兩口剛訂了去三亞的機票。
中風像一記悶棍敲醒了這場美夢。老伴半邊身子不能動那天,老張第一次意識到什么叫“叫天天不應”。
掛號單上的字突然變得模糊,繳費窗口的隊伍長得看不到頭。
護工小劉算過一筆賬。老張骨折住院23天,請護工花了8600元。隔壁床老李的兒子請了年假,每天變著花樣燉湯。
“錢能買服務,買不來半夜三點那杯溫水。
”老張盯著天花板說。
社區(qū)志愿者每周來兩次。上次廚房燈泡壞了,老張在黑暗里等了四天。
冰箱上貼著的緊急聯(lián)系人表格,最后都填的居委會電話。
去年冬天那場流感差點要命。39度高燒時,老張把存折密碼寫在了床頭。
最絕望的不是疼痛,是聽見門外腳步聲卻無人停留的瞬間?!扒迕鞑徊辶?,老了沒幫手?!崩蠌埇F在常念叨這句老話。
他見過獨居老人去世多日才被發(fā)現的新聞,也見過子女為爭房產大打出手的鬧劇。
但更怕的是像對門王教授,臨終前想喝碗小米粥都湊不齊煮粥的人。存款七位數又怎樣?老伴想吃手搟面時,老張的關節(jié)炎讓他揉不動面團。
上次體檢報告被護士念出來時,他才發(fā)現老花鏡早就找不到了。
養(yǎng)老院床位費每月6800元。錢不是問題,問題是簽字那天需要個親屬在場。
老張的緊急聯(lián)系人至今寫著外甥女電話,雖然她上次出現還是三年前春節(jié)。有孩子未必晚年幸福,但沒孩子連不幸的資格都沒有。
這話聽著刺耳,卻是老張看著三個老同事葬禮得出的結論——至少他們的遺像前有人上香?!澳贻p時的自由都是賒賬的,老了要連本帶利還。
”老張不勸人生育,只說養(yǎng)老院活動室最熱鬧那桌永遠坐著兒孫滿院的老人。而角落輪椅上的孤寡老者,連剝桔子都得等護工。聲明:本文不構成任何生活建議,每個人有權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
文中案例均為虛構,旨在呈現不同人生階段的思考。養(yǎng)老問題復雜多元,請讀者根據自身情況綜合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