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片 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孟娟 鄭若祥 王汝伊 德州報道
9月30日,寧津縣第二屆雜技古會盛大開幕,并且國慶期間每天都上演形式多元、內容豐富的文藝表演,讓寧津雜技“驚險奇美新”的獨特魅力得以進一步彰顯。
寧津雜技是流傳于德州市寧津縣的傳統(tǒng)民間雜技藝術,以“驚、險、奇、美、新”五大藝術特色而聞名。它承載著千年的歷史底蘊,融合了力量與技巧、驚險與美感,歷經歲月的洗禮和無數雜技人的傳承創(chuàng)新,成為寧津這片土地上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
雜技演員表演《龍騰虎躍—蹬人》
蚩尤戲衍生寧津雜技
近日,記者來到寧津縣雜技團的訓練館時,18歲的張建國正在進行日常訓練,他主攻的項目是《晃管球技》,這一項目驚險刺激,極具挑戰(zhàn)性。只見在接近兩米的高臺上,五層晃動的圓管層層堆疊,搖搖欲墜。張建國就站在這極不穩(wěn)定的高臺之上,憑借著超凡的平衡技巧,自如地施展著拋接球技、原地旋轉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即便有著周全的安全保護措施,還是讓旁觀者的心不由自主地懸到了嗓子眼兒。
張建國令人驚嘆的表演,不僅展現了他個人的高超技藝,更讓人看到了寧津雜技傳承至今所蘊含的深厚功底與獨特魅力。寧津是中國雜技藝術的發(fā)祥地,雜技界的劉家門、齊家門、苗家門創(chuàng)始人均出自寧津縣的野竹李村。寧津雜技起源于《史記·樂書》記載的蚩尤戲,萌生于秦漢,形成于唐宋,興盛于明清。它以質樸粗獷、柔中有剛著稱,“驚、險、奇、美、新”是其特點,其久遠的發(fā)展歷史、廣泛的群眾基礎、深厚的文化底蘊、精湛的演出技藝,對中國雜技藝術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雜技團演員表演《晃管球技》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是寧津雜技演員們的真實寫照:聚光燈下,演員手中的空竹如流星,綢吊演員似飛燕翩躚……演員們用高超的技藝和驚人的膽識,在短短幾分鐘內帶來一場視覺的盛宴,但臺上精彩瞬間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刻苦訓練。
孫曉蓮是寧津縣雜技團的一名老師,12歲便開啟了與雜技相伴的人生?!拔业睦蠋焸兌际俏辶畾q的老藝人,我當時從基本功練起,包括壓腿、彎腰、頂功等。”孫曉蓮回憶道。
孫曉蓮專攻的節(jié)目是“蹬板凳”,她在節(jié)目中擔任底座這一關鍵角色,當時體重不到110斤的孫曉蓮,需要蹬起疊架著的12條板凳,板凳上再站五名演員表演倒立、下腰叼花等各種高難度動作,總重量接近500斤,完整表演下來,需要22個人共同配合,整個節(jié)目時長6分鐘?!拔覐?5歲開始練這個節(jié)目,一開始蹬著梯子,梯子兩邊放上磨盤,以此鍛煉力量?!睆膯渭冊黾又亓?,到延長訓練時間;從最初只能堅持五分鐘,逐漸增加到半小時,孫曉蓮這一練就是三年,與其他演員的磨合,又花費了她一年時間,直到18歲,孫曉蓮才正式登臺演出。憑借著精湛的技藝,孫曉蓮的表演足跡遍布國內外。
如今,孫曉蓮將自己的經驗與技藝傳授給下一代,在教學過程中,她既結合以前老師的教學方式,又融入新的動作和理念,與時俱進地培養(yǎng)雜技人才。她所教授的單手頂節(jié)目,也在她的悉心指導下,不斷涌現出新的亮點和活力。
招生全面考察形體心理
記者采訪時,14歲的陳健豪也在刻苦練習頂花壇,他手握一個小花壇,精準地將花壇拋至頭上,運用頭部、肩部、頸部等部位的力量,將花壇穩(wěn)穩(wěn)頂起。陳健豪出身于雜技世家,父母皆是雜技演員,在家庭的耳濡目染下,他對雜技的熱愛與日俱增。在陳健豪專注練習頂花壇的身影里,我們看到了寧津雜技在個體身上的傳承與磨礪。
雜技演員表演《燈火下的女孩—滾燈》
早期,寧津雜技以民間團體的形式存在,藝人們憑借著對雜技的熱愛和執(zhí)著,走街串巷、四處演出,將這門技藝代代相傳。1956年,寧津縣雜技團正式成立,統(tǒng)一整合民間雜技團體,促進了雜技藝術的規(guī)范化、專業(yè)化發(fā)展。1975年,寧津雜技藝術學校成立,自此,雜技團和學校相輔相成。
“在招生方面,學校面向全國招收20周歲以下的青少年?!睂幗蚩h雜技團團長、雜技藝術學校校長高書新介紹,招生以面試為主,環(huán)節(jié)嚴格而全面,著重考察學生的形體、骨骼、柔韌度以及心理素質等綜合素質?!半s技訓練是一個漫長枯燥的過程,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抗壓能力?!备邥抡f。
雜技演員表演《大魚—吊環(huán)》
進入學校后,除了文化課,學生們還將學習系統(tǒng)的專業(yè)課,包括基本功訓練和節(jié)目發(fā)展訓練。寧津雜技特別重視腰、腿、頂、跟頭功的訓練,藝人一般都有扎實的基本功功底。之后,學校會根據每個學生的自身條件,劃分節(jié)目發(fā)展方向,因人而異制定單獨的、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確保學生能夠得到最專業(yè)、最細致的指導?!袄蠋焸儜{借豐富的經驗和敏銳的洞察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能看出每個學生的發(fā)展?jié)摿Γ胥@圈這個節(jié)目,主要考察彈跳力和翻跟頭的準確性。”高書新說。
籃球道具提升蹬技難度
“雜技是個全面手?!备邥抡f,表演過程中,雜技往往需要融合舞蹈、武術、戲曲等多種藝術元素,使整個表演更加豐富多元、富有層次感。同時,燈光、音樂、道具、服裝等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經過精心設計,與表演內容相得益彰。
過去的雜技節(jié)目往往側重于技巧的極致展現,而如今,為契合大眾審美、實現老少皆宜的觀賞體驗,雜技在保留傳統(tǒng)精髓的基礎上,進行了全方位的包裝與升級,寧津縣將傳統(tǒng)雜技與紅色文化融合、與體育項目融合、與現代馬戲融合,先后參與創(chuàng)作演出了大型情景劇《水滸天風》《徽韻》《長城》《大刀傳奇》等,《足踏青春—球技》《半山夢影—高拐》等創(chuàng)新型節(jié)目,為雜技藝術帶來更大的生機和活力,其中,寧津縣雜技團推出的《足踏青春》便是這一創(chuàng)新實踐的杰出代表。
寧津縣雜技團創(chuàng)新推出節(jié)目《足踏青春》
“《足踏青春—球技》是一個集體性雜技節(jié)目,在蹬技這一傳統(tǒng)項目上大膽創(chuàng)新。”高書新介紹,以往的蹬技表演多以蹬板凳、水缸、傘等物品為主,而此次節(jié)目將道具換成了籃球。從視覺效果上看,籃球的沖擊力或許不如傳統(tǒng)道具強烈,但實際上,這一改變極大地提升了表演難度?!盎@球體積小、重量輕且形狀為圓形,滾動性極強,還要躺在特制的椅子上完成各種動作,對演員的平衡感和控制力提出了極高要求?!备邥抡f。
初期,演員們在地面上從最基礎的“控球”動作練起,為了達到“人球合一”的境界,演員們進行了長達一年的蹬球專項訓練,將雙腳練習得如同雙手般靈活,能夠精準控制四個籃球的滾動和平衡。之后,演員們開始嘗試在椅子上進行表演,不僅要保持身體穩(wěn)定、防止籃球掉落,還要與其他演員默契配合。從節(jié)目構思到正式登臺表演,整個過程歷時三年,每一個細節(jié)都凝聚著演員們的辛勤汗水。
海外演出挑戰(zhàn)不小
多年來,寧津雜技團頻繁走出國門,其足跡遍布韓國、沙特、美國、意大利、泰國、俄羅斯、澳大利亞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以精湛技藝征服海外觀眾?!安煌瑖矣兄煌奈幕曀着c審美偏好,這給我們的海外演出帶來了挑戰(zhàn),卻也激發(fā)了創(chuàng)新活力和隨機應變的能力?!备邥抡f。
雜技演員表演《草帽》
以沙特之行為例,雜技團赴沙特表演時,被當地要求不允許播放音樂,男女演員需分開表演。音樂在雜技表演中是調動觀眾情緒的重要元素,缺少了它,演出冷場的風險大增。但雜技團迅速調整策略,憑借豐富的表演經驗把控節(jié)奏,同時增加了與觀眾的互動環(huán)節(jié),成功調動起現場氣氛,讓演出依然精彩紛呈。更有趣的是,沙特觀眾還邀請雜技演員到家中表演,面對場地從專業(yè)舞臺到家庭空間的轉變,雜技團精心編排小型節(jié)目,以適應新環(huán)境,為觀眾帶來別樣的觀賞體驗。
傳統(tǒng)雜技表演《頂大缸》
“面對國外的觀眾,我們會在尊重當地審美與文化差異的基礎上,展現文化自信,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备邥卤硎荆莩鲞^程中,他們會密切關注觀眾反應,詳細記錄,以便后續(xù)表演時突出亮點。
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各種表演機會接踵而至。9月30日,寧津縣第二屆雜技古會盛大開幕,并且國慶期間每天都上演著形式多元、內容豐富的文藝表演。今年11月,寧津縣雜技團將前往美國演出。從田間地頭到世界舞臺,從技藝展示到文化輸出,寧津雜技這一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藝術形式,正煥發(fā)出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