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二歲的乾隆皇帝撰寫《十全記》,自述邊疆建立的“十全武功”,并自稱“十全老人”。
所謂的“十全武功”是指:“平準(zhǔn)噶爾二,定回部一,打金川為二,靖臺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之受廓爾喀降,合為十?!?/p>
如果細(xì)究研判,乾隆皇帝的邊疆武功其實只有九次,但是加上乾隆皇帝的“天下第一孝子”的完美表現(xiàn),說人生十全并不為過。
對生母孝圣憲皇后孝行可稱天下第一,乾隆母親愛旅游,乾隆就侍奉母親三游五臺,三上泰山,四下江南,幾乎每年都到避暑山莊,而為操辦母親的“十年一大壽”更是不惜財力。
太后五十大壽時,乾隆模仿康熙皇帝過五十大壽的做法,在太后從圓明園返回宮中的路上,讓六十位六十歲的老人在兩邊跪拜叩首,賞賜十萬兩。
太后六十大壽時,乾隆提前一年就開始改清漪園為頤和園,把甕山改為萬壽山。
圖:頤和園的昆明湖從高空看起來就像一個壽桃,據(jù)說也是乾隆皇帝的大手筆
而另外一個大手筆就是將西湖改為昆明湖,讓昆明湖從高空看起來就像一個壽桃。
太后七十大壽時,因太后喜歡江南風(fēng)光,乾隆皇帝效仿江南式樣建造蘇州街。設(shè)宴慶祝壽辰時,乾隆雖年過五十,仍身穿彩衣率眾起舞,博母后一笑。
太后八十大壽時,乾隆提早將泰山修飾一新,然后陪同母親到泰安,同慶泰山廟宇落成,也是紀(jì)念母親壽辰的特別方式。
圖:乾隆時物-岱廟天貺殿
其實乾隆第一次登泰山是奉母親之命。乾隆要祭孔,乾隆的母親要祭泰山,乾隆遂陪同前來。之前的歷代帝王講泰山,多講皇帝與泰山帝之間的政治意念傳承的關(guān)系。
而乾隆的母親很不簡單,提出“泰山靈岳,坤德資生”,淡化政治意念傳承,增加了世俗人生的理念。
不論仿父營造、還是修山祝壽,乾隆皇帝在泰山修建了大量的建筑群,比如今日泰安之岱廟天貺殿、泰山頂之碧霞祠等,大體是乾隆時物。
圖:乾隆時物-岱頂碧霞元君祠
太后去世,為存放其母親的頭發(fā),乾隆皇帝下令鑄造黃金佛塔。
該塔耗金3440兩,高147厘米,塔呈覆缽式,共13層,每層雕有梵文,塔身中有一個門,內(nèi)放金佛一尊和一個長方形發(fā)盒,整座塔高雅而精巧。
圖:為存放其母親的頭發(fā),乾隆皇帝下令鑄造黃金佛塔
乾隆的種種孝行無愧天下第一,太后的遺言也說:“ 今皇帝秉性仁孝,承歡養(yǎng)志,克敬克誠,視膳問安,晨夕靡間……中外一統(tǒng),五世同堂,稽之史冊,實罕倫比。今予福壽考終,夫復(fù)何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