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朋友圈被比亞迪經(jīng)銷商的一張海報刷屏了,漢DM-i智駕版直接標價9.88萬,不少人都在問我這事兒靠不靠譜。說實話,第一眼看到這個價格,我的反應和大多數(shù)人一樣——這價格要是真的,那整個中級車市場都得重新洗牌。
先說結論,9.88萬這個價格確實存在,但它絕對不是你想象中的那種”裸車價”。經(jīng)銷商玩的是文字游戲,這個價格需要疊加置換補貼、金融貼息、廠家返利等一堆條件才能實現(xiàn)。實際情況是,漢DM-i智駕版的真實起售價還是在15.58萬左右,只是現(xiàn)在優(yōu)惠幅度確實比以前大了不少。你說這算不算套路?算,但在當前這個價格戰(zhàn)的大環(huán)境下,這種營銷手段其實挺常見的。
為什么比亞迪敢這么玩?核心原因是漢L已經(jīng)上市接班了。漢L承擔起了比亞迪在中高端市場的品牌形象任務,定位更高端,價格也更貴。這樣一來,原本的漢DM-i就可以放下身段,專心去搶占15-20萬這個價格區(qū)間的市場份額。這招棋下得挺聰明,既保住了品牌高度,又能通過降價擴大銷量,一舉兩得。
從配置角度看,即使按照15萬多的實際售價,漢DM-i智駕版的性價比依然很能打。天神之眼高階智駕全系標配,這在同價位車型中并不多見。再加上第五代DM混動技術帶來的低油耗和長續(xù)航,以及那套15.6英寸的DiLink座艙系統(tǒng),整體產(chǎn)品力確實沒有因為降價而縮水。當然,你要拿它跟特斯拉Model 3或者小鵬P7去比智駕能力,那還是有差距的。
經(jīng)銷商為什么要用這種極限營銷?說白了,現(xiàn)在車市太卷了,不搞點噱頭根本吸引不到客流。9.88萬這個價格一出,至少能把人拉到店里,至于最后能不能按這個價成交,那就是銷售的本事了。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也反映出漢DM-i確實面臨著不小的銷售壓力,否則經(jīng)銷商也不會鋌而走險用這種容易引起爭議的宣傳方式。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件事最大的意義在于漢DM-i的價格確實松動了。雖然達不到9.88萬,但15萬出頭拿下一臺中級轎車,而且還是智駕版,這個性價比已經(jīng)相當可以了。特別是對于那些本來預算就在這個區(qū)間,又想要混動和智駕功能的用戶來說,現(xiàn)在確實是個不錯的入手時機。只是在具體購車時,一定要問清楚各種優(yōu)惠的具體條件,別被套路了。
市場反應也很有意思,有人覺得比亞迪這是在自降身價,有人則認為這是技術進步帶來的成本下降。比亞迪高管的回應也挺巧妙,說是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和規(guī)模效應讓價格回歸合理區(qū)間,這話說得既不承認降價,又暗示了未來還有進一步優(yōu)化空間。這點確實打在了用戶的癢處,畢竟誰不希望能用更少的錢買到更好的車?
現(xiàn)在的問題是,漢DM-i這一降價,同級別的其他車型該怎么辦?特別是那些定價在18-20萬區(qū)間的合資中級車,壓力肯定不小。如果比亞迪真的能把中級車的價格拉到15萬以內(nèi),那整個市場格局都得重新排隊。
9.88萬的漢DM-i,真的假的其實已經(jīng)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價格釋放出來的信號。在這個人人都在打價格戰(zhàn)的時代,作為消費者,我們能做的就是保持理性,多對比,別被營銷噱頭沖昏了頭腦。你覺得15萬左右的漢DM-i智駕版,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算不算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