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母出海試航那三面組合起來的RU1信號旗顏色簡單,含義卻直擊要害,直接告訴周邊船只:這艘大家伙正忙著測試呢,別靠近。
紅底黃十字旗代表字母R,按照國際規(guī)則,它單獨掛著就等于在喊“我正在試航”,意思是船上正測動力、調(diào)設備,周邊水域得讓開點。
紅白相間旗是U,專管潛艇下潛的警示,因為航母試航常帶潛艇協(xié)同,U旗一升,就提醒大家減速避讓,避免碰撞。
白底上有個紅色實心圓的梯形旗代數(shù)字1,意思是“我在搞機械操作”,比如調(diào)試武器系統(tǒng)或維護發(fā)動機,得防外人干擾。
三面湊一起,就是RU1的固定組合,直白點說:“我正在試航。”
這套旗語不是中國獨創(chuàng),而是全球通用的國際海上信號旗體系,起源于19世紀英國海軍,現(xiàn)在各國艦艇都認。
拿遼寧艦來說,這是咱們第一艘服役航母,2011年8月10日大連港首航時,就掛起了這RU1。
照片上清晰可見,R旗在桅頂,U和1在下面并排,那時候艦上正測滑躍甲板和動力系統(tǒng),周邊漁船和商船都得繞道。遼寧艦從瓦良格改裝而來,海試一共八次,歷時一年多,到2012年9月25日正式入列。
RU1的掛起,不光是技術信號,還體現(xiàn)了海軍的嚴謹——試航這關不過,艦就上不了戰(zhàn)場。
山東艦接棒,2018年5月13日從大連出海,同樣升起三面旗,首航跑了八天,測了動力和電力,回來后繼續(xù)二航、三航,到2021年12月17日入列。山東艦是咱們自建第一艘,常規(guī)動力,艦載機起降訓練全靠這些海試打底。
福建艦更先進,2024年5月1日從上海江南造船廠出發(fā),艦橋上也升了RU1,外加左舷的18Y旗示意舷號18的走錨測試。那次航行通過長江口,上海航行警告都發(fā)了,周邊船只全配合。
下水三周年時,福建艦已完成多次海試,電磁彈射系統(tǒng)測試穩(wěn)步推進,進度比遼寧和山東都快,預計間隔更短就能入列。
為什么航母試航非得掛這套旗?試航分好幾階段,先是碼頭系泊測設備,然后出海跑動力、電力、航行,最后加戰(zhàn)術協(xié)同。
RU1組合正好覆蓋這些:R管整體試航,U防潛艇風險——航母編隊常帶核潛艇,1旗避機械事故,比如彈射器調(diào)試時甲板上人多事雜。
國際規(guī)則里,這三旗的搭配專為操作試驗設計,早在二戰(zhàn)前就定型了。中國海軍繼承下來,用得特別順手。
比方說,075型兩棲攻擊艦2020年8月6日首航,也掛過RU1,那時候測的是洪水救援配置,旗語一出,周邊海域清場。海軍官方甚至在微博上科普過46面旗的圖解,圖文并茂,免得網(wǎng)友誤會成“日本旗”。
中國海軍一共46面,分類清楚:26面字母旗,從A到Z,各有含義,比如A是“我的錨鏈繃緊”,C是“肯定的回答”。10面數(shù)字旗0到9,用來拼數(shù)字信息,常和字母混搭。3面代旗就是R、U和那面1旗,能重復用,避免旗不夠。
6面特種旗管特殊場合,像船長旗示指揮,禮炮旗報喜事。還有1面國際答應旗,純表同意。
組合起來,花樣百出:AE是“我必須棄船”,緊急求救;BB讓直升機降落甲板;MM喊醫(yī)療援助。海軍通信全靠這些,遠洋護航時,一面旗下去,編隊就動起來。
比無線電靠譜多了,尤其在電磁干擾區(qū)。福建艦2024年4月30日出長江時,掛的18Y加RU1,Y旗是舷號輔助,整體信號就是“18號艦試航中”。
從遼寧到福建,三艘航母的試航軌跡,折射出海軍的成長。
信號旗不只是工具,更是海軍的傳承。國際公約統(tǒng)一后,中國從零學起,現(xiàn)在用得游刃有余。
它提醒我們,強國之路,步步為營,穩(wěn)扎穩(wěn)打。
參考資料
首艘國產(chǎn)航母竟掛出“日本國旗”?咋回事兒…… 博覽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