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祖歸宗!蔣介石曾孫告別臺灣,宣布扎根大陸,在杭州創(chuàng)業(yè)。
認祖歸宗這幾個字,聽著挺大,其實就是回家,蔣友青這個人,蔣家的第四代,蔣經(jīng)國是他爺爺,蔣孝勇是他爸,家里最小的兒子,名字叫友青,小時候家里變故多,父親走得早,他一個人在美國長大,青春期那會兒沒少折騰,打架上新聞,還跟毒品扯上關(guān)系,后來因為恐嚇學校的事,還被判了刑,整個一問題少年,誰能想到,頂著這么個身份,這么個過去,他會跑到大陸來創(chuàng)業(yè)。
今年八月,他跟著一個臺灣博主“寒國人”去了趟浙江奉化,那是蔣家的老宅,到了門口,工作人員聽說他是蔣介石的曾孫,門票都沒要,直接說歡迎蔣家后人回家,蔣友青當時就站在個石凳上,心里想的都是他爸臨終前說的話,我們都是中國人,認祖歸宗這事,不是嘴上說說,是刻在骨子里的,從奉化到杭州才兩個小時車程,他干脆就在杭州留下了,房子不難找,創(chuàng)業(yè)政策也好,“臺青十條”擺在那,貸款貼息最高五百萬,還有三年的就業(yè)補貼,都是實實在在的,他開了個公司,叫“蔣友青文化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第一個項目就是拍短視頻,團隊里六個人,有臺灣來的,也有大陸的90后,天天在客廳里碰想法,第一條視頻拍杭州小吃蔥包檜,臺灣味道碰上杭州味道,三天就破了百萬播放,彈幕里都在說兩岸的小吃味道挺像。
他拍的東西,不談那些大的,就是走街串巷,看看茶農(nóng)怎么采茶,跟路邊攤老板聊聊天,聽聽兩岸的年輕人都在想什么,視頻里都是最真實的樣子,整個團隊就擠在一棟沒啥家具的別墅里,空空蕩蕩的,但大家感覺挺好,說這才是扎根,一步一個腳印,臺灣那邊消息傳得快,一些政客和名嘴就開始罵了,說他“賣祖宗”,靠身份換流量,還有更難聽的,說他這是“投靠大陸”,他這么一搞,等于把那些人天天說“大陸不行”的謊話給戳破了,他用自己的經(jīng)歷告訴大家,大陸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很實在,兩岸的年輕人完全能聊到一塊去,綠營那些人靠制造兩岸對立吃飯,蔣友青一來,他們的飯碗就有點懸了,各種臟水自然就潑過來了。
蔣友青也沒躲,直接回應(yīng),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是事實,他承認自己的出身,但也不想被這個身份框住,話說得很白,我來大陸,不是因為我是誰的后人,是我認同這片土地,認同“我們是一家人”這個想法,現(xiàn)在他的公司慢慢走上正軌,政府的創(chuàng)業(yè)補貼也在申請,他還有個更大的計劃,想搞一個“兩岸青年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幫更多想來大陸的臺灣年輕人搭個橋,他說很多臺灣年輕人不是不想來,是不知道怎么來,他愿意先過來探探路,他做的就三件事,認祖,歸宗,然后落地生根,這是他自己選的,不是誰安排的。
這事不是演戲,是實打?qū)嵉卦诟?,說到底,兩岸的未來就在這些年輕人身上,自己用腳走走,用眼睛看看,用行動去交流,比什么都強,蔣家的歷史包袱,他背著走進了新時代,他不是來繼承什么,是來連接,來創(chuàng)造,就像他說的,讓兩岸的年輕人知道,大家其實沒那么不同,地理的距離不算什么,心里的認同才是最重要的,認祖歸宗是個理性的選擇,他這步,走對了。
認祖歸宗,不是一句空話,是一種選擇,一個蔣家后代,從臺北到杭州,這本身沒什么復(fù)雜的,就是現(xiàn)實,這不是個例,是一種趨勢,回家這兩個字,聽著就讓人心里踏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