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過后
公園的地上、道路邊
經(jīng)常掉落這種圓圓的果子
這種果子是銀杏果,也叫白果
很多人認為它營養(yǎng)豐富
將其撿回家食用
但事實是,銀杏果有毒,不能亂撿
未經(jīng)專業(yè)處理也不能吃
01
路邊的銀杏果為什么不能吃?
未經(jīng)處理的銀杏果含有較多銀杏酸,含量達到20毫克/千克,這類物質具有明確的致敏性、細胞毒性和免疫毒性。此外,銀杏果的果仁和胚芽中還含有氰化物(一種劇毒物質)和類似生物堿的毒物。
種皮和果肉中含有致敏成分,若剝殼時汁液沾到手上,容易引發(fā)接觸性皮炎,輕則手發(fā)紅、發(fā)癢,重則起水皰、刺痛。
黃色的核心部分果仁中含有氫氰酸、銀杏酸、銀杏毒素、致敏蛋白等毒性成分,若食用不當或過量食用,有可能產(chǎn)生毒副作用。
胚芽中含銀杏酸、氫氰酸,是銀杏果中毒性成分含量最高的部位。尤以綠色的胚芽毒性最強。
除了上述本身存在的毒素外,馬路邊的銀杏果還會受到煙塵、汽車尾氣等有害物質的污染,再加上銀杏樹常年被施以藥物防病蟲害。因此,路邊的銀杏果不能“采”,不能撿走,更不能吃,一定要遠離。
02
銀杏果中毒如何處理?
沾到銀杏果汁液過敏和誤食中毒,應當分情況處理:
■輕微皮膚過敏
若接觸銀杏果后出現(xiàn)輕微皮膚過敏,可用洗滌劑清潔接觸部位的皮膚,之后用爐甘石洗劑涂擦患處。如出現(xiàn)皮膚紅腫、疼痛和瘙癢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
■嚴重接觸過敏
若出現(xiàn)全身起皮疹、呼吸困難、喉嚨發(fā)緊等過敏癥狀,應立刻停止接觸銀杏果并立即就醫(yī),和醫(yī)生說清楚“接觸銀杏果過敏”,及時對應治療。
■食用不當中毒
若銀杏果處理不當或過量食用,可能在食用后3小時至4小時內誘發(fā)中毒,癥狀為發(fā)熱、嘔吐、腹痛、腹瀉、抽搐、驚厥、皮膚青紫、呼吸困難,也可能出現(xiàn)感覺障礙、下肢癱瘓,嚴重者會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此時可采用催吐急救,用手指刺激喉嚨催吐,把沒消化的果子吐出來,同時立刻撥打120。
03
如何正確食用銀杏果?
如果要吃銀杏果,首先要從正規(guī)渠道購買。另外,一定不能生吃,要按照規(guī)范去除有毒部位,再通過加熱、蒸、炒等方式降低毒性。
去除毒性部位:去除銀杏果的外種皮、中種皮(果殼)和內種皮(衣膜),并抽去胚芽,這些部位含有較高的有毒成分。
徹底煮熟:通過蒸、煮、燉或炒等方式進行烹飪。例如可以用開水煮沸10分鐘,然后進行炒制或其他烹飪方法。
控制食用量:成人每次食用量建議不超過10粒,孕婦、嬰幼兒應避免食用。
總之,撿路邊的銀杏果有風險,需謹慎處理,建議去正規(guī)渠道買炮制好的白果,更加省心、安心。
來源:唐山印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