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初,司馬懿在潁川士族中并未占據(jù)C位。
201年的第一次征召,和潁川士族沒有絲毫關(guān)系,只是曹操報答司馬懿父親司馬防的舉薦之恩罷了?! ?/p>
但司馬懿不想站隊曹操,裝病拒絕。
208年曹操再次征召,司馬懿卻接受了?!?/p>
及魏武為丞相,又辟為文學掾。
為何時隔七年,司馬懿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巨大變化?難道真是因為害怕曹操的威脅嗎?司馬懿曾拒絕過曹操將其得罪,為何之后還能獲得曹操的青睞重用?
青年司馬懿
司馬懿的出仕,顯然不僅僅是曹操的威脅。
敕行者曰:“若復(fù)盤桓,便收之?!钡蹜侄吐?。
曹操對使者說,他如果還和以前一樣躺在床上不出仕,便將他逮捕。司馬懿聽說后非常畏懼,只得就職。
其實司馬懿雖然狡猾,但也絕非膽小怕事之徒。
他之所以接受第二次的征召,是因為舉薦人換了。
彧又進操計謀之士從子攸,及鐘繇、郭嘉、陳腢、杜襲、司馬懿、戲志才等,皆稱其舉。
現(xiàn)在舉薦司馬懿的是潁川士族領(lǐng)袖荀彧,這也就表明司馬懿在潁川士族中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被潁川士族當成了重點培養(yǎng)的未來之星。
這很大程度源于此前司馬懿拒絕曹操征召的態(tài)度。
接下來司馬懿與荀氏家族的關(guān)系迅速升溫。
司馬宣王常稱書傳遠事:“吾自耳目所從聞見,大百數(shù)十年間,賢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br/>司馬宣王見顗,奇之,曰:“荀令君之子也。近見袁偘,亦曜卿之子也?!?br/>
司馬懿多次稱贊討好荀彧父子,以此換得潁川士族的好感與青睞。
司馬懿完全融入潁川士族,成為其中堅力量
司馬懿出仕之后,曹操不計前嫌,對他委以重任。
于是使與太子游處,遷黃門侍郎,轉(zhuǎn)議郎、丞相東曹屬,尋轉(zhuǎn)主簿。
要知道當時四世三公的弘農(nóng)楊氏,其后代楊修,當時也僅是在丞相府中任主簿而已。
由此可見,曹操是將司馬懿作為心腹和重要后備干部培養(yǎng)。
這顯然是一種籠絡(luò)。
如果說司馬防雖對曹操有舉薦之恩,但曹操第一次征召司馬懿已經(jīng)將這個人情還了。
司馬懿拒絕曹操,就已經(jīng)將曹操得罪。那么為何曹操還要培養(yǎng)和重用司馬懿呢?
要了解其中緣由,我們不妨先了解下208年前后的局勢?! ?/p>
208年,潁川士族已經(jīng)和曹操在戰(zhàn)略上產(chǎn)生了嚴重沖突。
204年曹操剛得到冀州,就有人向曹操提出“重置九州制”的建議。
重新將天下劃分為九州,那么曹操就能按照過去的冀州版圖擴大自己的地盤。顯然如果曹操勢力過于強大,對漢獻帝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荀彧極力阻止,迫使曹操不得不暫時放棄計劃。
一旦生變,雖有守善者,轉(zhuǎn)相脅為非,則袁尚得寬其死,而袁譚懷貳,劉表遂保江、漢之間,天下未易圖也。
如果重新劃分九州,會動了其他諸侯的蛋糕,引起新的紛爭,反倒不利于曹操圖謀天下?! ?/p>
但曹操篡漢之心還是越來越明顯:
206年,曹操除漢宗室齊、北海、阜陵、下邳、常山、甘陵、濟陰、平原八國,削弱東漢宗室;
208年正月,曹操罷免三公,自己出任丞相,進一步強化自身權(quán)力。
這些做法,真是圖窮匕見,讓曹操的野心昭然若揭。
于是荀彧一反常態(tài)地勸曹操擴張:
今華夏已平,南土知困矣??娠@出宛、葉而間行輕進,以掩其不意。
但當時北方完全平定了嗎?并沒有。馬超和韓遂尚在關(guān)西,這是曹操的心腹大患。
而當時荊州是各方諸侯眼中的一塊肥肉,大家都想搶一口,尤其是孫權(quán)。
如果在北方?jīng)]有完全平定的情況下,貿(mào)然南下爭奪荊州,會造成什么情況呢?
曹操會同時惹上劉備孫權(quán)兩個敵人,而一旦在南方陷入僵持,北方馬超和韓遂又會在其背后捅上一刀。到時候曹操就會陷入腹背受敵的險境。
曹操自顧不暇,那么漢獻帝完全有可能重新卷土再來,拿回屬于自己的東西。
當提出曹操南下奪荊州的建議后,荀彧荀攸便閉口了。
這完全就是管殺不管埋啊。
荀彧雖然挑起了赤壁之戰(zhàn)的火星,但是之后既不出計謀也不出資源,更不管戰(zhàn)略執(zhí)行,就是坐在一旁吃瓜看整個計劃爛尾,讓曹操陷入不可知的危險之中?! ?/p>
這顯然是荀彧試圖削弱曹操的計策。
赤壁之戰(zhàn)后,曹操終于意識到荀彧荀攸究竟干了些什么。于是曹操開始清理門戶。
208年九月,曹操回到洛陽就殺掉了試圖發(fā)起輿論攻擊的孔融。
書奏,下獄棄市。時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誅。
212年,荀彧于壽春被逼自盡。
太祖饋彧食,發(fā)之乃空器也,于是飲藥而卒。
214年,荀攸隨曹操征孫權(quán),竟于途中不明原因地病故。
攸從征孫權(quán),道薨。太祖言則流涕。
曹操這一哭假得可以。如果荀攸從征時就患有重病,那么就根本沒必要從征;如果荀攸是在出征過程中染疾,史書也應(yīng)該寫明死因。
這莫名其妙的“道薨”,又緊隨叔叔荀彧之后,意味深長。
荀彧離奇死亡
當然荀彧作為潁川士族的領(lǐng)袖人物,曹操若輕易下手,只會導(dǎo)致天下士人的反對。
之前曹操就吃過一次虧。
為了除掉漢獻帝的忠實支持者太尉楊彪。曹操誣陷楊彪與袁術(shù)是親戚,想要勾結(jié)袁術(shù)廢漢獻帝,將其下獄?! ?/p>
可接下來,曹操遭遇的阻力遠超出其想象。
荀彧和孔融聯(lián)合給滿寵寫信,讓他只質(zhì)問,不要拷打。
尚書令荀彧、少府孔融等并屬寵:“但當受辭,勿加考掠?!?br/>
大名士、孔子的二十世孫、將作大匠孔融,專門來找曹操,并說明假如殺了楊彪會帶來怎樣的可怕后果:
今橫殺無辜,則海內(nèi)觀聽,誰不解體!孔融魯國男子,明日便當拂衣而去,不復(fù)朝矣。
如今卻要殺害無辜之人,那么海內(nèi)旁觀側(cè)聽之人,誰也不會再尊重您了!我孔融還是魯國一男子,明天便拂袖而去,不再來朝。
獲得天下士人的支持,是曹操迎接漢獻帝的重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說曹操想要發(fā)展壯大,就得爭取與士族的合作。
但現(xiàn)在作為士族領(lǐng)袖的孔融明說了,如果殺了大忠臣楊彪,那么曹操“興復(fù)漢室”的旗幟就會失效,天下士人將不再追隨曹操。
最后曹操不得不將楊彪釋放。
由此可見士族團結(jié)起來,其力量超乎想象。曹操就算勢力再強大,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那怎么才能將士族領(lǐng)袖荀彧干掉呢?
曹操想到的辦法,是分化瓦解潁川士族。
比如鐘繇持節(jié)督關(guān)中諸軍時管理不嚴,手下河東太守王邑、郡掾衛(wèi)固、中郎將范先等違抗朝廷旨意。鐘繇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上書朝廷請罪。但曹操予以姑息,沒有進行任何懲罰。于是鐘繇轉(zhuǎn)而歸附曹操。
通過一個個做工作,曹操爭取到不少原先站荀彧一邊的人。
荀彧死后,213年,這些潁川士族起碼在表面上紛紛轉(zhuǎn)向了曹操。
荀攸、鐘繇、王朗、杜襲、郗慮都力勸曹操加九錫,而辛毗、陳群、華歆、王朗則在曹丕篡漢稱帝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成為了潁川士族中流砥柱的司馬懿,顯然也在曹操的爭取之列。于是曹操讓他與太子往來游處,歷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心腹要職。
司馬懿照單全收,將曹操給的好處全部笑納,在朝中地位飆升?!?/p>
曹操封王
當然在荀彧死后,潁川士族只是在表面上向曹操屈服。
所以司馬懿在充分享用了曹操給予的好處之后,反過來又想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以期得到潁川士族的理解和支持。
公元215年,曹操討伐張魯。在占領(lǐng)漢中后,司馬懿力勸曹操趁著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wěn),乘虛而入占領(lǐng)益州。
劉備以詐力虜劉璋,蜀人未附而遠爭江陵,此機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漢中,益州震動,進兵臨之,勢必瓦解。圣人不能違時,亦不可失時也!
司馬懿想誘騙曹操進入蜀地的泥坑,從而阻止其稱王甚至稱帝的過程。
這個想法被曹操識破了。曹操果斷拒絕:
人苦無足,既得隴,復(fù)望蜀耶?
人苦于不滿足,既然得了隴右地區(qū),還想著要獲取蜀地嗎?
曹操率軍返回。216年四月,漢獻帝不得不冊封曹操為魏王。
當看到曹操開始猜忌時,司馬懿趕緊掉頭,帶頭勸曹操登基稱帝。
司馬懿如此明顯地想坑曹操,當然被潁川士族看在眼中。
當時潁川士族無人敢站出來反對曹操,和曹操對著干。
司馬懿公開這么做,就為接荀彧的班,成為潁川士族領(lǐng)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這樣一番操作下來,司馬懿兩邊通吃: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成為了潁川士族反魏旗幟,獲得潁川士族乃至天下士族的廣泛支持?! ?/p>
當然曹操也心若明鏡。
魏武察帝有雄豪志,聞有狼顧相。
曹操看出來司馬懿有豪情壯志,顯露出狼顧之相。是個代表潁川士族,居心叵測的厲害人物。
但此時朝堂局勢出現(xiàn)新的變化,迫使曹操雖有顧忌也沒能早點下手將司馬懿除去?! ?/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