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靜安寺街道根據《上海市2025年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靜安區(qū)持續(xù)優(yōu)化生活垃圾全程分類體系工作方案》要求,聚焦“資源化、綠色化、精細化、智能化、惠民化”等,大力推動轄區(qū)內部分老舊垃圾箱房更新改造工作。
改造前
列入此次老舊垃圾箱房更新改造的巨鹿路845弄,是一個典型的老式里弄社區(qū)。社區(qū)內空間狹小,流動人口多,原垃圾分類投放點位于小區(qū)弄口,且垃圾箱房僅有四個投放口,不能滿足日常居民的投放需求。
實施改造前,街道城運中心多次進行實地調查,認真聽取居民區(qū)代表、物業(yè)、保潔人員的意見,反復調整改造方案,進一步明確更新改造的目標就是提升垃圾投放的便利化程度。
改造后
完成更新改造后的垃圾箱房從原有的四個投放口增加到六個投放口,有效緩解了原有投放口的投放壓力,且分類投放口采用無介質空中懸浮成像技術,應用光場重構原理,把分類門的控制按鈕變成無介質承載的三維圖像。
居民只需懸空一按,相應的分類投放門就會打開,真正實現(xiàn)無接觸便利投放。
垃圾箱房內還增加滅蟲、除臭、節(jié)能照明裝置、排風扇等通風設備,防止異味飄散,外部也增加洗手池、拖把池、沖洗管等清潔設備,方便保潔每日對箱房進行清潔維護。
同時,垃圾箱房周邊的墻面還增設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浮雕壁畫和文化墻等藝術形式,既提升了小區(qū)整體環(huán)境,營造身邊的濃厚宣傳氛圍,也讓居民切身感受到老弄堂里的“新時尚”。
記者從靜安寺街道了解到,此次共更新改造了7個垃圾箱房。接下來,街道將繼續(xù)堅持“高標準”的更新改造要求,用智能設備創(chuàng)造“便利”,推動垃圾分類投放環(huán)境“優(yōu)化”,讓藝術氛圍感受“親民”,共同建設綠色、文明、宜居的幸福家園。
記者:邢蓓琳
編輯:梁慧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