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沒有絕對的公平,即便在外界眼中封閉的朝鮮,也是如此。
朝鮮相當于我們的七八十年代,還是大集體工作制。這種大鍋飯模式,表面上看起來,窮得很均衡,大伙不攀比。
但事實上,人又不是動物,怎么可能,沒有攀比之心?朝鮮的富人和普通人,生活差距還是很大的。
就拿免費住房這個事來說,有人覺得朝鮮人很幸福,各種福利,還免費分房。事實上,中國也有過免費分房的時代,你可以問問老一輩,當年單位分房,為了爭個大幾平的房子、朝南的樓層,是怎么個面紅耳赤、雞飛狗跳的。30平是房子,130平那也是房子,你想要大房子可以,那要問你,給這個社會做了什么貢獻,自己有多大的能力。
朝鮮的住房分配也并非 “一刀切” 的平均。在平壤郊區(qū)的某居民社區(qū),曾有老工人回憶,當年分房時,同為工廠職工的他和車間主任,拿到的房子天差地別 —— 他分到的是 32 平米的一樓老房,廚房小到只能容下一個煤爐,冬天窗戶漏風,得用塑料布裹三層。
而主任家則是 120 平米的三居室,在頂樓帶陽臺,不僅有獨立的衛(wèi)生間,還配了政府統(tǒng)一發(fā)放的實木家具。問起差距的原因,負責人只說 “按貢獻分配”,可 “貢獻” 的尺度,終究握在少數(shù)人手里。
所以,免費是真的,但是平不平等,這個就不好說了。
收入方面呢,朝鮮普通人一個月的收入,大概在三五百人民幣。窮一點的,每個月只有幾十塊錢的工資。你可以說他們無欲無求,是因為他們,還停留在溫飽階段,甚至很少能吃到肉,所以根本就沒有心思,去想別的。
但是,朝鮮的精英階層,卻過著完全不一樣的生活。這些人的生活,早已脫離了 “溫飽” 的范疇,活成了朝鮮社會里另一幅現(xiàn)代化的圖景。朝鮮的富人,資產(chǎn)至少都在百萬元人民幣以上。走在平壤街頭,也能看到寶馬、奔馳之類的名車。
傍晚時分,涉外餐廳 “妙香山館” 門口,穿著精致連衣裙的女士和西裝革履的男士并肩走進,他們說著流利的外語,點單時直接用美元結(jié)算,一份牛排的價格,可能抵得上普通工人半個月的工資。
所以,人人平等的“烏托邦”,即使是在朝鮮,都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蛟S,這才是真實的人類生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