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內部鬧得挺兇的,尤其是圍繞著對日關系和歷史記憶這塊兒,搞得黨內老人家們坐不住了,直接開炮懟自家大佬韓國瑜。事情起因是2025年9月3日,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傅崐萁帶著一大幫藍營“立委”跑到日本去訪問,這趟行程本來打著經貿合作的旗號,但島內很多人覺得味道不對勁。沒幾天,韓國瑜自己也帶隊過去,行程安排得密密麻麻,東京大阪兩頭跑。偏偏這時候黨內主席選舉正熱火朝天,候選人鄭麗文還放話說,如果她當上主席,第一件事就是去拜訪日本那邊的高市早苗,這人可是日本政壇的極右翼代表,一下子就把黨內矛盾點炸了。
這些舉動讓國民黨的一些老黨員看不下去,他們自稱“護黨元老”,從2025年10月6日開始,連續(xù)三天通過媒體和黨內渠道發(fā)聲,痛批黨內這些“媚日”行為。帶頭的是92歲的張昭雄,他拿出自家老照片,那是他爸在抗日戰(zhàn)爭時穿的軍裝,被炮彈炸得不成樣子,用這個來提醒大家,民族的血債可不是拿來換利益的籌碼。其他元老也跟著附和,說國民黨百年歷史里,抗日那段是最硬氣的資本,現在卻被一些人淡化,簡直是丟了黨魂。張昭雄他們不是第一次發(fā)聲,早年就強調國民黨得守住歷史根基,不然怎么對得起那些先烈。
韓國瑜這趟訪日,最扎眼的還是他回應歷史問題的那句話。記者問到甲午戰(zhàn)爭后臺灣被割讓的事,他沒正面接招,就輕描淡寫地說要向前看。這話一出口,島內輿論炸鍋了。很多人覺得,這不就是在回避抗日戰(zhàn)爭的犧牲嗎?要知道,臺灣光復靠的就是無數人前仆后繼,國民黨當年領導抗日,才有今天的位置。韓國瑜現在坐上“立法院”院長的位子,卻說出這種話,讓老黨員們覺得太失望了。他們直言,國民黨有底蘊,不能為了所謂務實對日關系,就出賣民族尊嚴。傅崐萁那趟訪問也被點名,說是帶著藍委去求榮,忽略了歷史恩怨。
其實國民黨內部對日態(tài)度一直挺復雜的。歷史上,國民黨領導抗日,八年苦戰(zhàn)打敗日本侵略者,這是黨史上最閃光的部分。但這些年,島內政治生態(tài)變了,國民黨為了生存和發(fā)展,開始調整對外策略。韓國瑜他們想擺脫“政黨包袱”,推動更務實的對日交往,覺得這樣能帶來實際好處,比如農產品出口和半導體合作??稍蟼儾毁I賬,說務實不是靠低頭換來的,國民黨要是淡化歷史,就跟民進黨篡改歷史差不多,只不過一個是“臺獨”,一個是“獨臺”。老黨員們還諷刺韓國瑜,說你爺爺被強盜打斷了腿,你卻跑去強盜家做客,這話接地氣,但戳得挺狠的。
再看鄭麗文,她在主席選舉中拋出訪日計劃,本意可能是想展現外交手腕,但沒想到踩雷了。鄭麗文是國民黨“立委”,從政經驗豐富,早年畢業(yè)于臺灣大學法律系,當過不分區(qū)“立委”,戰(zhàn)斗力強,媒體操作一流。她這次參選主打世代交替和藍白合平臺,還跟馬英九基金會的人和網紅組過“黨外在野大聯盟”。但她的訪日表態(tài),讓元老們覺得她也在媚日行列。國民黨主席選舉定在2025年10月18日,參選人有郝龍斌、鄭麗文、羅智強、張亞中等人,形成四足鼎立局面。郝龍斌是前臺北市長,羅智強當過馬英九發(fā)言人,現在是“立委”,張亞中則是孫文學校總校長,一貫主張找回黨魂。
張亞中在這場風波中脫穎而出,他強調國民黨得恢復黨德和黨魂,沒有這些,怎么凝聚人心,怎么談重返執(zhí)政?他批評黨內醬缸文化,主張大改革和大體檢。元老們的發(fā)聲,其實就是在支持這種觀點,他們覺得國民黨這些實權派,像韓國瑜和傅崐萁,正在試水一條新路線,淡化歷史記憶,用現實利益瓦解民眾的民族認同。這不光是黨內事,還牽扯到兩岸關系和島內政局。國民黨2024年選舉中雖沒重返執(zhí)政,但成了“立法院”第一大黨,韓國瑜當選院長后,推動了不少議題,但也面臨民進黨的掣肘。
訪日成果呢?韓國瑜他們期待的實際利益沒那么豐厚。日本那邊對農產品外銷只是口頭答應,半導體領域更是吊著胃口,沒實質進展。臺灣在美日地緣政治中,往往被當棋子,日本想用臺灣牽制大陸,還推銷福島核食品進口,哪有臺灣主動索要的份?元老們怒吼,就是在捍衛(wèi)國民黨黨魂,他們質疑這些當權派還有沒有能力扛起藍旗。國民黨歷史厚重,從孫中山到蔣介石領導抗日,再到后來兩岸互動,這都是底氣??涩F在,黨內一些人為了短期利益,忽略這些,元老們覺得危險信號。
國民黨主席改選背景也很復雜。朱立倫2024年大選后,本想交棒給盧秀燕,但盧拒絕了,導致黨內一度亂哄哄的,有9人表態(tài)參選。后來整合成六人領表,辯論會上還鬧出卓伯源抗議沒被邀的事。中天電視辯論只請網路聲量前四,卓伯源硬闖會場八次,被攔下,郝龍斌沒去只放立牌,挺尷尬的。選舉中,羅智強主打年輕化,鄭麗文推藍白合作,張亞中則堅持反“臺獨”,加強兩岸溝通。郝龍斌經驗老道,但黨內分歧大,有人覺得他太溫和。
元老們批評媚日,實際是在提醒黨別丟了根本。國民黨2024年選舉教訓深刻,朱立倫推動改革,強調團結年輕化,夯實基層,備戰(zhàn)2026“九合一”選舉。在南部縣市任命不分區(qū)“立委”當黨部主委,補選五勝,成績不錯。但外部壓力大,民進黨當局被國民黨批濫用公帑、倚外抗陸,導致臺海緊張。國民黨在“立法院”聯手民眾黨,否決了不少提案,第一會期韓國瑜和江啟臣當正副院長,提了多項法案,聚焦民生。
2025年大罷免潮更添亂,民進黨發(fā)起針對藍營“立委”的罷免,國民黨反擊,搞得島內罷免滿天飛。國民黨黨部遭調查,涉“幽靈連署”,黨內游行抗議,批執(zhí)政黨打壓。朱立倫不參選,黨內呼聲轉向戰(zhàn)斗型領袖。張亞中獲元老支持,當選主席后,推動改革,清除陋習,強化歷史教育,國民黨通過這些調整,凝聚力量,瞄準重返執(zhí)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