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這個中歐國家最近剛結束議會選舉,結果出來后,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安德烈·巴比什和他領導的ANO黨上。這個黨拿到了眾議院200個席位里的80個,成了最大贏家。選舉是2025年10月3日和4日兩天進行的,投票率高達68.95%,比上屆高了3.56個百分點,這在捷克歷史上排第三高。接近七成的選民參與,說明老百姓對國家方向挺上心的。ANO黨得票率34.52%,差不多194萬張選票,比2021年多了8席。巴比什這個人以前當過總理,這次卷土重來,靠的就是民眾對經濟壓力和政府表現(xiàn)的不滿。
捷克從2021年底開始,由彼得·菲亞拉領導的聯(lián)盟政府執(zhí)政,這個聯(lián)盟包括SPOLU、STAN和海盜黨。他們上臺時承諾加強西方定位,推動歐盟和北約合作,還大力支持烏克蘭。但幾年下來,問題一大堆。通脹高企,能源價格飆升,民眾生活成本增加。政府還卷入了一些丑聞,比如組織犯罪和官員勾連,還有軍方文件泄露事件。這些事兒讓老百姓越來越不滿。菲亞拉的SPOLU聯(lián)盟這次只拿了23.36%的票,52席,丟了19席。STAN黨11.23%,22席,少了11席。海盜黨8.97%,18席,雖然多了14席,但整體聯(lián)盟只剩92席,丟了多數(shù)地位。
巴比什的ANO黨為什么這么受歡迎?這個黨從2011年成立,定位中間派,強調務實治理,反對腐敗。巴比什自己是億萬富翁,1993年創(chuàng)辦Agrofert集團,成了捷克最大的農業(yè)和化工企業(yè)。但他從政后爭議不斷,包括涉嫌歐盟補貼欺詐,還有和前秘密警察合作的指控。這些事兒讓他在媒體上挨了不少批,但沒擋住他的支持率。競選時,ANO黨主打民生牌,承諾降低能源成本,提高養(yǎng)老金,保護本土企業(yè)免受歐盟法規(guī)干擾。巴比什還批評現(xiàn)政府在外交上太激進,導致捷克和鄰國關系緊張,在國際上有點孤立。他把這些問題歸咎于菲亞拉政府的政策失敗,吸引了很多對現(xiàn)狀不滿的選民。
選舉結果一公布,菲亞拉就承認失敗,辭去了公民民主黨領袖職位。他說這是對政府的懲罰,但也恭喜了巴比什。巴比什在黨總部慶祝,稱這是歷史性勝利,強調要讓常識回歸,專注普通人的需求。ANO黨成了議會最大黨,但80席離多數(shù)的101席還差21席。所以,組閣成了下一個難題。巴比什說想組建ANO單黨少數(shù)政府,但需要其他黨支持。他已經開始和自由與直接民主黨(SPD)以及機動車黨(AUTO)談。SPD拿了7.78%,15席,是反移民的右翼黨,少了5席。AUTO是新人,6.77%,13席,反對歐盟綠色政策。如果ANO、SPD和AUTO聯(lián)手,能湊到108席,夠多數(shù)。但SPD和AUTO都想進內閣分一杯羹,SPD瞄準國防和外交部,AUTO推他們的領袖菲利普·圖雷克當外交部長。
這些談判從10月5日就開始了??偨y(tǒng)彼得·帕維爾負責任命總理,他和各黨領袖見面,強調不會任命威脅北約或歐盟成員資格的人當部長。帕維爾視這種事兒為國家安全風險,尤其是SPD有反歐盟和反北約的立場。如果巴比什讓步,讓SPD或AUTO進敏感部門,總統(tǒng)可能擋住。這就讓組閣更復雜。巴比什反復說ANO是親歐盟和親北約的,想拯救歐洲,但他的盟友觀點更極端。SPD領袖托米奧·岡村堅持反移民,AUTO反對歐盟綠政。國際上,大家擔心捷克會像匈牙利和斯洛伐克那樣,轉向更親俄的政策。
捷克以前是烏克蘭的堅定支持者,菲亞拉政府推動軍援,包括買彈藥計劃。巴比什在競選時批評這些援助,說捷克軍火商從中賺大錢,還說政府給烏克蘭人一切,卻忽略本國母親。他承諾不會大幅調整歐盟和北約關系,但會減少對烏克蘭的援助,轉向歐盟渠道處理。巴比什和匈牙利總理維克托·奧爾班關系好,兩人一起建了歐洲議會里的“歐洲愛國者”集團。這讓歐盟盟友緊張,怕捷克在烏克蘭問題上后退。烏克蘭戰(zhàn)爭還在繼續(xù),捷克如果變卦,會影響整個歐洲的團結。巴比什笑稱西方盟友的擔心是多余,但他確實想在歐盟內部挑戰(zhàn)綠色協(xié)議,說要廢除它,因為它傷害捷克經濟。
其他黨派情況呢?左翼聯(lián)盟“夠了!”只拿4.31%,沒過5%門檻,沒席位。綠黨和三色黨等小黨也沒進。選舉用了比例代表制,14個選區(qū),在摩拉維亞-西里西亞和烏斯季納德拉貝姆區(qū),ANO支持率超40%。海外選民首次郵寄投票,幫了投票率。安全措施嚴,警方巡邏,沒大亂子。但選舉后,布拉格有小抗議,年輕人反對巴比什,怕民粹抬頭。
民眾對經濟不滿,對移民和歐盟政策有疑慮。巴比什勝出,可能是捷克轉向務實外交的信號,但也可能加劇歐盟內部分歧。總統(tǒng)帕維爾有權影響任命,如果他擋住極端分子,政府可能更溫和。組閣談判還在繼續(xù),到10月9日還沒定。如果成功,巴比什政府會專注經濟增長,調整福利。但如果失敗,可能重選。捷克經濟本來就強,失業(yè)率低,但通脹和能源問題還在。巴比什承諾更高工資、更低稅,對年輕家庭優(yōu)惠,但預算赤字可能增大。
歐盟觀察者擔心捷克可靠度,怕它跟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走近,削弱對俄制裁。巴比什說要和烏克蘭總統(tǒng)澤連斯基談援助事兒,但拒絕和莫斯科對話。這平衡難拿。捷克地理位置在中歐,歷史上東西方拉鋸,現(xiàn)在又在十字路口。巴比什的勝選,讓外交走向不確定,但也給國家新機會。如果他履行承諾,改善民生,捷克可能更穩(wěn)定,在國際上多點尊重。但挑戰(zhàn)大,國內情報機構和利益集團過去就干擾過他,這次也可能出招。
這次大選不光是權力更迭,還牽扯捷克在歐洲的位置。巴比什的ANO狂攬80席,成了焦點,但外交怎么走,得看組閣結果。民眾投的票,是對更好生活的期待,也是對未來的選擇?,F(xiàn)在,所有人都盯著,看捷克怎么邁下一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