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0月11日電 (記者李棟)據農業(yè)農村部最新農情調度,截至10月10日,全國秋糧收獲已過五成。
分作物看,中稻收獲近六成,玉米過五成,大豆五成半,雙季晚稻零星收獲。
分區(qū)域看,西南過七成、西北過五成、東北近四成、長江中下游過三成、華南近三成、黃淮海近八成。
目前,黃淮地區(qū)秋糧已進入成熟收獲期,但近期持續(xù)陰雨天氣影響秋收進度,不利于秋冬種開展。為有效應對天氣帶來的不利影響,主產區(qū)各部門堅持“搶”字當頭,確保秋糧應收盡收、顆粒歸倉。
在河南省安陽市內黃縣二安鎮(zhèn)種植大戶徐治輝的玉米田里,隨著履帶式玉米收割機來回穿梭,一株株玉米被快速收割,摘穗、秸稈粉碎、裝車等工序一次性完成。徐治輝的臉上露出了輕松的笑意,“連續(xù)的陰雨天氣,造成地里有積水,鎮(zhèn)里調配2臺履帶式收割機,300多畝玉米很快就能收完。”
據了解,針對陰雨天氣,傳統(tǒng)收割機在濕透的農田中易打滑、下陷、收割速度慢、效率低的問題,對現有收獲機械進行適應性應急改裝是最簡單有效的辦法,可讓農機更適應雨天作業(yè),加快搶收進度。
內黃縣農機發(fā)展中心副主任劉獻峰介紹,目前已對20多臺傳統(tǒng)聯(lián)合收割機進行了改裝,將其輪胎更換為通過性更強的三角胎或加裝寬幅輪胎及履帶,增強機械在濕軟地面的附著力和通過性。引導農機合作社、專業(yè)作業(yè)隊等經營主體購置具備更強動力和通過性的四輪驅動收獲機械及履帶式收獲機械,目前已新購置或調配到位四驅收獲機6臺,提升了惡劣天氣條件下的搶收效率。
秋糧收獲后,及時對濕糧晾曬、烘干、儲存,把“豐收到手”變“收入到手”,是種植戶最為關心的事。“全縣設置了29臺糧食烘干設備,全天候24小時滿負荷運轉,目前已烘干玉米15000多噸?!眱赛S縣農機發(fā)展服務中心主任王利軍介紹。
截至10月8日,全縣玉米已收獲40萬余畝,占總面積的70%以上。
從全國層面看,為積極應對連陰雨影響,近日,財政部會同農業(yè)農村部下達中央財政農業(yè)生產防災救災資金4.84億元,支持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陜西等7省受災地區(qū)加快開展農機搶收、潮糧烘干、農田排澇等農業(yè)生產防災救災工作,保障秋糧豐收到手、顆粒歸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