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錢塘江大潮迎來年度最佳觀賞期。數(shù)萬名市民、游客聚集在江邊“喇叭口”,爭相目睹魚鱗潮、一線潮、交叉潮、沖天潮等多形態(tài)的澎湃潮涌,場面極為壯觀。
而就在年度大潮奔涌之際,在錢塘江以西的臨安,一場與潮水息息相關的國際學術會議——2025涌潮國際學術會議,正在浙江農(nóng)林大學舉行。
來自中國、澳大利亞、意大利、法國、西班牙等全球多個國家的近百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做著一件大事:為“錢江潮”解碼,為它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 保駕護航”。
為什么要為錢塘江大潮申遺?
“錢江潮”因月球和太陽的引力疊加,加上錢塘江入??诤贾轂吵释鈱拑?nèi)窄的喇叭形,潮水涌入時江面急劇收縮,后浪推前浪導致水位驟升,形成蜚聲中外的錢塘江大潮。?
回溯千年,觀潮之風早已有之。
漢代枚乘在《七發(fā)》中便留下了對錢江大潮的生動描繪;至唐宋,中秋觀潮之風鼎盛,白居易、孟浩然、蘇東坡等文人墨客南下“觀潮”,留下了“驚濤來似雪”等千古名句。
宋代更是出現(xiàn)了“弄潮兒”的矯健身影。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記載:“吳兒善泅者數(shù)百,皆披發(fā)文身……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p>
潘閬的詞句“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更是道盡了其中的驚險與豪情。
1957年,毛澤東主席在海寧鹽官觀潮后,揮毫寫下“千里波濤滾滾來,雪花飛向釣魚臺”的豪邁詩篇。而“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其源頭也正是這奔騰不息的潮水。
杭州,已擁有西湖文化景觀、中國大運河(杭州段)、良渚古城遺址三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如今,正全力為“錢塘江海塘?潮文化景觀”的申遺而努力。
杭州市園林文物局透露,“錢塘江海塘·潮文化景觀”已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預備名單》。此次國際學術會議的召開,正是為了匯聚全球智慧,推動申遺工作。
全球?qū)<?,怎么看錢江潮?
中國工程院院士胡春宏指出,錢塘江涌潮,被譽為“天下奇觀”。這不僅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更塑造了浙江人民敢為人先、勇立潮頭的精神氣質(zhì)和弄潮文化。錢塘江涌潮不僅是自然的奇觀,更是文化的瑰寶,其保護利用和申遺工作亟需水利工程、風景園林、文物保護等多學科的共同努力。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曾劍,圍繞“錢塘江涌潮潮型:分類特征、形成機理和工程重塑”主題,為理解錢塘江涌潮的基本特性提供了專業(yè)視角。
中國國家沖浪隊意大利籍教練尼克提出了從歷史文獻與文化符號視角解讀錢塘江大潮“人潮互動”傳統(tǒng),拋出“世界沖浪可能源于中國”的重要觀點,指出千年前“弄潮”已是中國別具一格的文化活動。那會兒的“弄潮兒”,說不定是世界上最早的沖浪愛好者!
浙江農(nóng)林大學教授鮑沁星通過“持續(xù)演化型”視角,提出其世界遺產(chǎn)核心價值主要由“錢塘江河口立體形態(tài)”“防御、觀演與地標序列”“人潮共生的文化景觀模式”共同組成,為錢塘江涌潮文化景觀的世界遺產(chǎn)申報提供了關鍵的歷史框架和理論依據(jù)。
法國沖浪協(xié)會Antony Colas則探索了涌潮資源在水上運動娛樂領域的開發(fā)前景,為體育旅游融合發(fā)展提供參考。
自然與人文在此交匯,千年傳統(tǒng)與國際視野在此碰撞。錢塘江大潮,這“壯觀天下無”的奇景,正承載著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向著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舞臺,奔涌而去!
你看過錢塘江大潮嗎?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觀潮故事!
來源丨杭州新聞
圖片丨李忠、杭州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