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粟裕
近日,首屆“舉世無雙?稀有劇種盛典”在央視戲曲頻道播出。五音戲、眉戶、沁源秧歌、贛南采茶戲、平調(diào)落子等三十多個稀有劇種的百余名演員演繹經(jīng)典作品。
央視首屆“舉世無雙?稀有劇種盛典”。主辦方供圖
據(jù)介紹,中華大地分布著348個戲曲劇種。其中有京劇、昆劇、越劇等廣為人知的劇種,也有很多扎根于一方水土的稀有劇種。每個戲曲劇種,都是獨特的文化基因,代表著不同地域、民族的歷史記憶與審美智慧,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根深葉茂的生動體現(xiàn)。
此次來自天南海北的三十多個稀有劇種,有些以唱腔見長,有些以武戲為趣……不同的表演形式,有著不同的藝術特色。主創(chuàng)團隊在歷時一年的調(diào)研和策劃后,決定以“回歸文化本真·激活非遺生命力”為核心理念,打造十組各具韻味、水準一流的戲曲節(jié)目。
這檔稀有劇種節(jié)目如何探索出一條激活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生命力的實踐路徑?在節(jié)目《古調(diào)今辰》中,被譽為“中國戲曲活化石”的雁北耍孩兒、同州梆子、柳子戲等劇種,以原汁原味的古老聲腔為演繹重點,展現(xiàn)穿越歷史長河的藝術魅力。
《幻影千年》則帶來一個奇幻的神話宇宙,蒲州梆子、打城戲、新昌調(diào)腔以中國神話為依托,借助精彩的武戲,演繹出活靈活現(xiàn)的神話人物。
央視首屆“舉世無雙?稀有劇種盛典”。主辦方供圖
在《根脈同流》中,陜西大地上秦腔、阿宮腔、碗碗腔、漢調(diào)桄桄四個梆子戲種同唱《大登殿》,觀眾可感受它們各具特色又融為一體的藝術魅力。
總導演蒲力銘表示,“要讓每個稀有劇種唱響自己的時代傳奇,要讓每個劇種都有亮相的底氣,讓鄉(xiāng)音里的人被看見,讓戲曲‘活’進當代生活?!?/p>
在劇種選擇上,主創(chuàng)團隊力求多元和兼顧。在時間維度上,既有雁北耍孩兒、同州梆子、柳子戲等被稱為“中國戲曲活化石”的古老劇種,也有甬劇等年輕的稀有劇種;在空間跨度上,有來自彩云之南、白山黑水、江南水鄉(xiāng)、秦嶺南北、中原大地等多個地域的稀有劇種,勾勒出我國戲曲的多彩樣貌。
內(nèi)蒙古戲劇家協(xié)會名譽主席、中國戲劇家協(xié)會理事武利平表示,稀有劇種不怕小眾,怕的是被忽視、被標簽化,此次活動用匠心證明每個稀有劇種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央視首屆“舉世無雙?稀有劇種盛典”。主辦方供圖
“眾多稀有劇登上國家級平臺展示,給了演員和傳承人巨大的精神鼓勵和支持,讓從業(yè)者看到自己守護的藝術價值,更是凝聚人心,提振信心的一劑良藥?!敝袊鴳騽∶坊í劦弥?、晉劇演員苗潔說。
中國戲曲學會會長、戲曲史論學者王馗表示,此次活動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使稀有劇種煥發(fā)了新生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