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強|文
10月13日凌晨,成都天府大道,一輛小米汽車發(fā)生事故起火燃燒,事故造成一名司機死亡。
這應該是我關注的第二起關于小米的事故。
上一次“關心”他的汽車,還是因為今年3月,發(fā)生在安徽G0321德上高速的那起嚴重的交通事故,3名女大學生被燒死。
當時小米的善后處理引發(fā)了死者家屬的強烈不滿,現(xiàn)場視頻被下架,話題被刪除,而家屬也質疑小米沒有第一時間不與其溝通。
時至今日,這起嚴重的交通事故已經悄然無息,沒有后續(xù)了。
而今天這起發(fā)生在成都的事故,似乎又是一場悲劇。
汽車高速碰撞,起火,燃燒,車門依然是打不開。
這次可不是大家憑空臆測,而是有非常完整的現(xiàn)場視頻,甚至有候車行車記錄儀直接記錄了司機高速行車,碰撞起火的全部過程,
被輿論官方質疑的車門打不開的問題,也被現(xiàn)場救援的好心人完整記錄了。
車門怎么開的?最終是消防員滅火后,通過切割機強行破開。
似乎小米公司對自己汽車起火燃燒后打不開車門這個事兒很敏感?
比較可笑,關于此次事故的調查還沒有官方通報,小米公司的反應先到了,他們投訴我發(fā)布在騰訊視頻號的現(xiàn)場視頻,理由很簡單——侵犯個人/組織(企業(yè)/機構等)人身權益-損害組織商譽。
這帽子扣得可不小。
帽子雖然很大,我接了。
作為我這個小卡拉米來講,能被被小米公司官方關注一下,還是倍感榮幸。
只不過,有點惡心罷了。
事故發(fā)生了,而且是司機酒駕超速,后續(xù)救援因為車門無法打開出現(xiàn)了問題,輿論質疑無可厚非吧?
不要在不停的講,車輛高速碰撞后,小電瓶斷電,車門打不開是正常的。
這是一個安全優(yōu)先級和安全系數(shù)的問題。
新能源車既然非要設計一個隱藏式門把手,你就應該更多的考慮極端情況下如何破門救人的問題。
把更多的心思多放在汽車安全上,至于什么車載冰箱、手機支架、氛圍燈、天幕遮陽傘……的牛逼,還是少吹為好。
我相信未來國家新的安全標準一定會對這個問題做出詳細、明確的規(guī)定——汽車在碰撞后,在不借助外力的情況下,通過車門外把手打開車門。
多說一句,前段時間,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了一則召回信息: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根據(jù)《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和《缺陷汽車產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的要求,向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5年8月30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共計116887輛。
召回編號S2025M0149I:涉及XMA7000MBEVR2和XMA7000MBEVR5車型,共計98462輛。
召回編號S2025M0150I:涉及BJ7000MBEVR2車型,共計18425輛。
本次召回范圍內部分車輛在L2高速領航輔助駕駛功能開啟的某些情況下,對極端特殊場景的識別、預警或處置可能不足,若駕駛員不及時干預可能會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
市場監(jiān)管總局主管官方媒體賬號“中國質量報告”9月21日發(fā)文稱,小米SU7并非例行OTA,而是受調查后被動召回。
中國質量報告表示,小米此次召回編號為“S2025M0149I”和“S2025M0150I”,對應缺陷類別為S,即安全缺陷;召回類型為 I,即受調查影響召回。
出了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讓人說話。
小米的心思還是不要歪得太離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