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長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很多小孩子放學以后不希望家長去接,這時候他就可以在路邊休息一會兒,放空一會兒。你會看到一個小小的身體,背著一個重重的書包,他好像很享受這段過程。
因為他在學校有老師上課的管教,回到家,有父母輔導他的作業(yè),很多時候父母的情緒如果有點不穩(wěn)定,他還得受到嚴厲的教育。我覺得如果我生活在這個時代、這個背景下,我也會有心理問題,因為我根本沒有喘息的空間。
日本最近有兩個老頭獲得了諾貝爾獎,一個是醫(yī)學獎,一個是化學獎。日本在本世紀初定下一個目標:從2000年到2050年獲得30個諾貝爾獎。截止目前,時間過去一半,他們已經(jīng)完成了這個目標。中國到目前為止有兩個人獲得了諾貝爾獎,一個是屠呦呦,生物醫(yī)學方向的;一個是莫言,還是文學獎。
那問題來了,今天中國孩子都卷成這樣了,如此努力地學習,為什么我們沒有獲得更多諾貝爾獎呢?
現(xiàn)在就給大家介紹一個人,他叫黃西,出生在中國吉林省,畢業(yè)于中國吉林大學,后來去美國的高校讀了博士。聽聽他對我們教育跟國外教育的區(qū)別的看法。他當年因為在白宮做了一個脫口秀,一炮而紅。他當年學的專業(yè)也是生物與醫(yī)學方向,他曾經(jīng)的夢想也是想獲得諾貝爾獎。
他對這次日本獲得諾貝爾獎有一個看法:很多人認為日本獲得諾貝爾獎是因為它的工匠精神,其實錯了。想要獲得諾貝爾獎,需要你有突破性的思維和前人沒有取得的成果,需要你有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
他當年在美國讀書的時候,他的數(shù)學比很多同學都要好,但是一旦他們開始去做實驗,他就發(fā)現(xiàn)很多國外的學生在實驗后有很強的邏輯推理能力,知道下一步該做什么,他總是比別人慢半拍。
然后他還發(fā)現(xiàn),比邏輯思維能力更重要的一部分是:你對一件事情是否感興趣,是否著迷。他曾經(jīng)認識一位某方面的科學家,有次假期他去這位科學家的家里,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對方并沒有在家,而是在實驗室,因為那個人對這個實驗非常著迷,他根本不會覺得累。
那我們現(xiàn)在教育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
第一,我們的考核標準非常單一,只看分數(shù),老師就要求孩子們瘋狂地刷題。我看那個諾貝爾獎相關(guān)的視頻,下面有人留言說“有沒有諾貝爾獎的真題給我們刷一刷”,其實他可能也在調(diào)侃我們的教育。
第二就是我們這邊的人不太在乎孩子的興趣愛好,總是會按照什么專業(yè)掙錢多、好找工作就選什么。前段時間,那個專門做信息差的博主張雪峰,也被封了,因為他有一套功利的價值體系,把考大學變成了一件極其功利的事。
其實我想說,當前給孩子報的專業(yè)是熱門的,但是4年以后,你知道這個世界會發(fā)生多么大的變化嗎?
我07年參加的高考,560多分。當年我報志愿的時候,受環(huán)境的影響,我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干什么,學什么專業(yè),一點概念都沒有,反正就是好找工作、賺錢多,我就報什么專業(yè)。我當年學的空調(diào)專業(yè),畢業(yè)以后也確實好找工作,我的同學一半去了美的,一半去了格力。但是我現(xiàn)在在做美發(fā)。
在我眼里,中國的大學生最可悲的是:十年寒窗苦讀,父母耗盡心血與財力,結(jié)果考大學的時候完全不尊重孩子的天賦、興趣愛好,他們會選一個好找工作、賺錢多的行業(yè)。我們出生后不得不參與一項競賽,上著并不滿意的大學,學著不怎么喜歡的專業(yè),做著不怎么喜歡的工作,最后娶了一個不怎么愛的人,然后讓我們的孩子重復我們的軌跡。那我們的一生到底有什么意義呢?
你的孩子出生的時候,你是想讓他出人頭地嗎?我想那時候你應該是希望他能夠身心快樂地度過一生。
最后我想說,如果我們不能給孩子的未來很多托舉,盡可能尊重他的天賦,給他一個身心快樂的家庭教育,培養(yǎng)他多方面的興趣愛好,尊重他的天性。學習成績只是人生中的一小部分,家長們不要焦慮,兒孫自有兒孫福,船到橋頭自然直。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餓不死人,沒事的,放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