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一對
尺寸:1.8*1.8*6.2cm,58g 、1.8*1.8*6.8cm,70g。
款識:可染弟屬,白石刊;白石。
印文:平淡天真,孺子牛
齊白石為李可染篆刻昌化石方章:師徒情誼與藝術精神的永恒印記
——論“平淡天真”與“孺子牛”的文人風骨
一、印章本體:材質(zhì)與形制的文人雅趣
這對昌化石方章以中國傳統(tǒng)四大印石之一的昌化石為材,尺寸分別為1.8×1.8×6.2cm(58g)與1.8×1.8×6.8cm(70g),屬文人案頭精巧之作。昌化石質(zhì)地溫潤,尤以雞血石為珍,雖未明確此對印章是否含雞血,但其勻稱的立方體形制與細膩刀工,體現(xiàn)了齊白石對“方寸乾坤”的極致追求。邊款“可染弟屬,白石刊”及單署“白石”,既標注了受贈者與創(chuàng)作者關系,亦顯白石老人對晚輩的親切提攜。
印文“平淡天真”與“孺子?!鳖H具深意:前者源自宋代米芾《畫史》中“平淡天真”的審美理想,暗合李可染山水畫“從寫生中提煉筆墨”的藝術追求;后者化用魯迅“俯首甘為孺子?!本瘢仁菍羁扇厩诿惝嬶L的褒獎,亦隱含師徒二人對藝術赤子之心的共鳴。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一對
二、師徒淵源:從“癡思長繩系日”到“孺子?!钡乃嚨纻鞒?/strong>
齊白石與李可染的師徒情誼始于1940年代北平藝專時期。據(jù)李可染回憶,白石老人常以“天道酬勤”自勉,晚年更以“癡思長繩系日”印章表達惜時如金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2024-11-27文獻)。這對印章的贈予,可視作齊白石對弟子藝術品格的肯定——李可染曾行程數(shù)萬里寫生,以“為祖國河山立傳”為志,其“黑、滿、重、亮”的山水風格,恰是“孺子?!本竦囊曈X化體現(xiàn)。
齊白石篆刻風格以單刀直入、雄健潑辣著稱,此對方章卻兼具剛勁與含蓄,如“平淡天真”四字線條圓潤疏朗,與李可染后期“墨韻通透”的筆墨實驗形成跨時空對話。而“孺子?!钡纳n拙刀痕,則呼應了李可染“以最大的功力打進去,以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的藝術宣言。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局部)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局部)
三、文化隱喻:印文中的哲學與時代精神
“平淡天真”不僅是藝術境界,更暗含道家“返璞歸真”思想。齊白石晚年刻有“前生鄜縣女道士沈霞君”?。?025-10-5文獻),顯露出對超脫世俗的向往;而“平淡天真”贈予李可染,或寄托了對弟子“師造化”而非“師古人”的期許。
“孺子?!眲t折射出20世紀中國藝術家的使命感。李可染將西方光影技法融入傳統(tǒng)山水,其《萬山紅遍》等作品以紅色象征革命,而“?!钡男蜗筘灤┢鋭?chuàng)作生涯——從重慶時期的《牧牛圖》到晚年的“牛性溫馴,亦強倔”自喻,皆與印文形成互文。齊白石以印為訓,將藝術家的社會擔當刻入金石。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
▲齊白石為李可染作昌化石方章
四、鑒藏價值:從師徒信物到文化遺產(chǎn)
此對方章由齊白石之女齊良芷弟子湯發(fā)周發(fā)布,傳承脈絡清晰。參照北京匡時2017年秋拍數(shù)據(jù),齊白石刻陸質(zhì)雅昌化石章(2×2×6cm)以20-25萬元成交(2025-9-25文獻),而此對印章因師徒關聯(lián)及雙印成組,市場估值或更高。
昌化石章作為齊白石篆刻藝術的載體,其鑒定需關注三點:一是刀法“鈍刀硬入”的獨特崩裂感;二是邊款書法與白石手跡的比對;三是印文內(nèi)容與受贈者藝術思想的契合度。此對印章作為文人交往的實物見證,已超越工藝范疇,成為研究20世紀中國畫變革的一手史料。
結語
這對昌化石方章,既是齊白石與李可染師徒情誼的凝固,更是兩種藝術靈魂的碰撞。印文“平淡天真”與“孺子?!?,一柔一剛,一隱一顯,共同勾勒出中國藝術家“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精神圖譜。今日重睹此印,猶聞白石老人諄諄告誡:“筆抓緊了,不要掉下來”(2024-6-7文獻)——藝術之道,無非真誠與堅持二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