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主要用來制備抗腫瘤藥物 市場發(fā)展空間大
氟尿嘧啶,也稱5-氟尿嘧啶、2,4-二羥基-5-氟嘧啶,化學式為C4H3FN2O2,外觀為白色結晶粉末狀,密度1.53g/cm3,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可溶于稀鹽酸、氫氧化鈉溶液,是一種醫(yī)藥中間體,主要用來制備抗腫瘤藥物。
氟尿嘧啶屬于嘧啶類抗代謝藥,是一種化療藥物,通過抑制脫氧胸苷酸合成,來干擾DNA復制,從而實現(xiàn)癌細胞增殖抑制。氟尿嘧啶可用于胃癌、結直腸癌、肝癌、胰腺癌等消化系統(tǒng)癌癥,以及肺癌、膀胱癌、乳腺癌、宮頸癌、皮膚癌等其他實體瘤治療領域。
氟尿嘧啶藥物制劑包括注射劑、軟膏、片劑等。氟尿嘧啶片劑口服吸收不完全;氟尿嘧啶注射液通常通過靜脈注射方式給藥,是氟尿嘧啶最常見的制劑類型;氟尿嘧啶乳膏外用,通過局部涂抹方式給藥。氟尿嘧啶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抗癌藥物配合使用,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用來治療無法手術的癌癥。
氟尿嘧啶存在食欲下降、惡心嘔吐、口腔潰瘍、腹痛腹瀉、白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另外,二氫嘧啶脫氫酶(DPD)是人體內代謝氟尿嘧啶的關鍵酶,直接影響氟尿嘧啶的療效、代謝效率、毒性反應等,若患者體內存在DPD缺陷,可能會導致氟尿嘧啶在人體內蓄積,從而導致死亡。
為提高氟尿嘧啶的用藥安全性,2025年,新西蘭奧克蘭大學與奧克蘭市醫(yī)院的研究人員開始了一項臨床試驗,計劃將氟尿嘧啶副作用原因進行信息匯總,這項研究獲得了腸癌基金會、奧克蘭大學癌癥研究中心的基金支持。
根據新思界產業(yè)研究中心發(fā)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氟尿嘧啶(5-氟尿嘧啶)行業(yè)市場深度調研及發(fā)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有超過480萬例癌癥新發(fā)病例,在多種癌癥中,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等發(fā)病比例高,而氟尿嘧啶是一種臨床上常見的化療藥物,市場發(fā)展空間大。2024年,我國氟尿嘧啶注射液市場規(guī)模在7.5億元左右。
新思界行業(yè)分析人士表示,在我國,氟尿嘧啶及相關制劑生產企業(yè)主要有福建永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旭東海普南通藥業(yè)有限公司、精華制藥集團南通有限公司、石家莊榮霧迪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吉斯美(武漢)制藥有限公司、津藥和平(天津)制藥有限公司、四川匯宇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健進制藥有限公司等。2024年9月,健進制藥有限公司自主研發(fā)的氟尿嘧啶注射液獲得美國FDA上市批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