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安全雜志》的記者們放下望遠鏡,在報道中寫下:“用一個詞概括中國殲-35新型隱身艦載機:進化?!边@款戰(zhàn)機的出現(xiàn),讓中國航母從“帶飛行甲板的商場停車場”蛻變?yōu)檎嬲暮I狭α俊?/p>
殲-35從福建艦甲板上一躍而起,猶如中國海軍航空兵發(fā)展的一個縮影。這款被美國媒體評價為“進化”的隱身艦載機,以其內部武器艙、隱身式進氣口、折疊機翼等設計,正成為具備可靠“先發(fā)現(xiàn)、先開火”能力的作戰(zhàn)平臺。
當電磁彈射器在幾秒鐘內釋放出相當于“近7萬臺空調以最大功率同時運行”的能量時,重達數(shù)十噸的殲-35如離弦之箭刺向海天。這震撼的一幕,標志著中國航母戰(zhàn)斗力迎來了質的飛躍。
01 福建艦海試告捷,進度遠超預期引爆全球關注
央視新聞10月13日明確指出,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福建艦海試告捷。從2024年5月啟動首次海試,到2025年9月完成關鍵彈射試驗,福建艦在一年多時間里的進展遠超外界預期。
福建艦,舷號18,是我國完全自主設計建造的首艘彈射型航空母艦,于2022年6月17日正式下水。這艘滿載排水量8萬余噸的巨艦,采用平直通長飛行甲板,配置電磁彈射和阻攔裝置,是全球首艘采用常規(guī)動力電磁彈射技術的航空母艦。
國防部新聞發(fā)言人張曉剛大校在9月2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透露:“大家期盼的那一天不會太遠了?!?這番話引發(fā)外界對福建艦即將正式服役的廣泛猜測。
02 殲-35性能揭秘,隱身尖刀如何鍛造而成
作為我國第五代隱身艦載機的代表,殲-35已從概念機走向加速列裝階段。官方數(shù)據顯示,其最大起飛重量接近30噸,性能已逼近一些重型戰(zhàn)機。
殲-35由兩臺國產WS-19渦扇發(fā)動機提供動力,總推力約24噸,推重比突破10:1。即使掛載四枚空對空導彈,也能從滑躍甲板順利起飛。
其隱身性能同樣出色,雷達反射面積僅約0.001平方米,較F-35C還低約30%。內部彈艙可容納多枚霹靂-15遠程空空導彈,搭載的氮化鎵有源相控陣雷達提升了目標發(fā)現(xiàn)與先發(fā)制人的能力。
03 三機協(xié)同,航母作戰(zhàn)體系的“鐵三角”
在福建艦上完成彈射起飛和著艦訓練的不只是殲-35,還包括空警-600預警機和殲-15T艦載戰(zhàn)斗機。這三型艦載機場形成了航母作戰(zhàn)體系的“鐵三角”。
空警-600是我國第一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能夠遂行預警探測、指揮引導、目標指示和作戰(zhàn)協(xié)同等任務。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軍事專家洪源表示,空警-600的起降成功,意味著中國航母編隊對遠海的控制力從“階段性存在”質變?yōu)椤俺掷m(xù)性掌控”。
殲-15T相較于殲-15艦載戰(zhàn)斗機,經過改進飛行平臺、航電和武器系統(tǒng),實現(xiàn)彈滑兼容。中國航空學會艦載機分會總干事韓維教授形容,殲-35是“隱身的尖刀”,而殲-15T則憑借其巨大的載彈量和超長的航程,成為航母編隊的“重拳”。
04 電磁彈射,戰(zhàn)斗力生成的“加速器”
福建艦采用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徹底解放了艦載機的作戰(zhàn)潛能。軍事專家張學峰指出,采用電磁彈射,讓艦載機得以 “滿油”“滿彈”出擊,作戰(zhàn)效能實現(xiàn)飛躍。
電磁彈射相較于蒸汽彈射的優(yōu)勢是全方位的。上海政法學院東北亞研究中心副主任、軍事專家楊震分析,電磁彈射具備更高的彈射速度和更廣的調節(jié)范圍,能以更高頻率出動艦載機,意味著能更快形成以多打少的空中優(yōu)勢。
值得注意的是,電磁彈射起飛還擺脫了對巨量淡水資源的依賴,這一點在海上尤為重要。相比之下,美國“福特”號航母的電磁彈射系統(tǒng)長期受困于可靠性問題,其系統(tǒng)故障率與設計指標相去甚遠。
05 三航母時代,中國需要多少艘航母
隨著福建艦服役指日可待,中國將正式進入三航母時代。軍事專家張軍社對此表示,三航母時代意味著中國海軍遠海攻防作戰(zhàn)能力將進一步增強,中國海上防御作戰(zhàn)縱深進一步擴大。
張軍社強調,中國需要繼續(xù)發(fā)展航母,才能滿足國家維護領土主權、海洋權益以及履行大國國際責任和義務的需要。從航母使用規(guī)律看,我國至少需要6艘航母,才能確保至少兩到三艘航母可處于戰(zhàn)備狀態(tài)。
楊震進一步解釋,為了在特定海域維持不間斷的航母力量存在,至少需要三艘航母形成理想循環(huán)?!耙凰以谀繕撕S驊?zhàn)備執(zhí)勤,一艘機動待命,另一艘則在船廠進行維修與保養(yǎng)?!?這正是“三航母”的戰(zhàn)略必然性所在。
06 戰(zhàn)力對比,殲-35與F-35的“空中博弈”
美國《國家安全雜志》提到,殲-35憑借巧妙戰(zhàn)術與充足的雷達支持,成為美國F-35戰(zhàn)機的“強大對手”。這一評價凸顯了殲-35的實戰(zhàn)價值。
報道進一步指出,殲-35將迫使美國加強加油機和預警機,并依賴潛艇、電子戰(zhàn)和更遠程的武器。這意味著中國新型艦載機的出現(xiàn),正在改變西太平洋地區(qū)的軍事平衡。
殲-35作為全球首款實現(xiàn)“彈艙與滑彈兼容”的隱身艦載機,既能在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上起飛,也能憑借強勁動力從遼寧艦和山東艦的14°滑躍甲板沖上云霄。這種靈活性顯著豐富了航母的起飛選項并快速提升艦載戰(zhàn)力。
07 產能擴張,殲-35的批量生產與列裝
殲-35的產能與裝備計劃反映出海空軍對該機型的強烈需求。到2025年,殲-35進入“量產試用階段”,服役數(shù)量約在20至40架之間,用于測試、訓練與初步部署。
沈飛集團為擴產在沈陽北區(qū)新建了約750米的大型廠房,并調整生產節(jié)奏——據稱每72小時可組裝出一架殲-35,2025年產量預計可達50架,2026年有望提升至100架以上,為大規(guī)模列裝打下基礎。
海軍方面的需求很大:遼寧艦與山東艦各需約24–36架,福建艦(電磁彈射型)需求更高,估計36–48架,三艦合計約84–120架。若考慮訓練機、備份與輪換,實際需求可能突破200架。
08 戰(zhàn)略轉型,從“近海防御”到“遠海防衛(wèi)”
福建艦與殲-35的協(xié)同作戰(zhàn),標志著中國海軍戰(zhàn)略正在發(fā)生重大轉型。洪源表示,這三型艦載機在福建艦上集體起降成功,為中國海軍遂行遠海作戰(zhàn)任務、加速從 “近海防御”向“遠海防衛(wèi)” 的全球戰(zhàn)略轉型提供了關鍵支撐。
隨著福建艦完成電磁彈射測試、004型核動力航母未來入列,中國航母編隊的任務范圍正在從近海防御向遠海攻防拓展。殲-35配合預警機與無人機形成的作戰(zhàn)體系,理論上能把作戰(zhàn)和打擊半徑擴展到第二島鏈附近。
張學峰認為,未來,一個形成完整戰(zhàn)斗力的福建艦,其作戰(zhàn)能力較我軍現(xiàn)役航母有很大提高。他表示:“這種能力的提升,意味著我們有了在遠?!軘秤谇Ю镏狻挠矊嵙?,能夠有效反制強敵干涉、捍衛(wèi)國家利益?!?/p>
福建艦甲板上,三型艦載機列陣而立——殲-35如隱身的刺客,空警-600如睿智的大腦,殲-15T如強力的重拳。它們共同組成了中國航母戰(zhàn)斗力的核心要素。
當美國的軍事分析家們用“進化”這個詞來概括殲-35時,他們實際上承認了一個事實:中國航母已經從“入門級”變成一支探測距離更遠、打擊范圍更廣的空中力量。
從黃水到藍水,中國海軍正在深海中劃出新的航跡。隨著福建艦海試告捷,殲-35批量生產,中國三航母時代的到來已經進入倒計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