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沈巍今天表示要減少產(chǎn)量,防止造成書畫作品價格低迷,有的主播開始抱怨,說收羅的字畫推銷不出去,沈巍強調(diào),寫字要有情緒,現(xiàn)在在野外作業(yè),每天是滿頭大汗,自然寫不好,他要求求畫的主播們把積壓產(chǎn)品賣完再寫,不然會把“責(zé)任甩到我的頭上”。因此為了避免這樣的反噬,他決定主動出擊,減產(chǎn)壓降,自己也趁便有一個“獨立、自由的空間”。
沈巍露天場地,又多了幾個美女主播,憑著她們過往的名聲,迅速融入到沈巍圈中。晚上,在昆山奧灶面館,一眾主播云集,再次顯示出沈巍的集體操縱力道。
按理說,沈巍可以說是“一介書生”,何以能夠懾服那些能夠在這個社會上獨立存在的商人與妙齡女郎?難道僅僅是流量的誘惑嗎?一個書生為什么能把“流量”撥動得如同滔天巨浪?
有意思的是,國慶期間,10月9日,沈巍到常州與無錫,就去拜訪了一下“百無一用是書生”作者黃仲則的故居,可以看出,沈巍顯然也在探討這個文化迷津。
10月9日到常州拜訪黃仲則紀(jì)念館的原因,沈巍在杭州之行的閑談中,曾經(jīng)作過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分析,我們錄其發(fā)言如下:
——我再三感謝網(wǎng)絡(luò)上的朋友給予我的關(guān)心,給予我的愛護。作為我們來說呢,我們覺得互聯(lián)網(wǎng)給了我們一個機會。昨天我們?nèi)コV莸?,(近距離感知)“百無一用是書生”,這“書生”在過去就是無用的代名詞。但是在今天呢,我覺得我們有了一個契機,就是通過我們的知識和懂的東西,來讓大家得到了一點感化,得到一點賦能。
昨天為什么會去常州,一個是親戚在,還有一個呢,臨走之前,那個小伙子突然之間問了我問題。然后就是說了一句話:百無一用是書生。
我就突然之間就想了,我說你知道“百無一用是書生”這句話誰說的嗎?他說不知道。我又說了,我說世界上,所謂“百無一用是書生”也分三種。
一種人,其實的確是讀書讀出名堂來的,對吧?封官鬻爵,這個認(rèn)識很多的,包括現(xiàn)在正在高位上的,“百無一用”不可能,人家是用的,有用的。
但是還有三分之一,讀了再好也沒用,只好在家里混口飯吃的也有。
還有一種還很倒霉,像李白杜甫就屬于這種。杜甫居然死在一條船上,一輩子都沒(重用),所以這個“百無一用是書生”呢,我們要辯證地看。
為了這個原因,我說這樣吧,你(小伙子)干脆跟我們一起去。(邊上有人播話:書中自有顏如玉,與此矛盾吧。)這個就是中國歷史的一個怪圈。你的很多道理,放在不同的畫面語境下是不一樣的結(jié)果的。那你問杜甫:書中自有顏顏如玉嗎?書中自有黃金屋嗎?杜甫倒霉到了最后死在一條船上。
包括李白在內(nèi)。李白死在哪里?死在馬鞍山的,最后死在他叔叔那里,他叔叔叫李陽冰嘛。最后把他安葬在了馬鞍山。這所以就是青山有幸(埋忠骨)。
本來按理說他應(yīng)該死在老家,或者死在長安,但偏偏沒死,死在了我們安徽。所以安徽留下了這么一個跟詩人相伴的(歷史),然后才有太白樓。
我們昨天那一位詩人(指黃仲則)也是當(dāng)年因為在太白樓上寫了一首詩,語驚四座,厲害,說他跟李白一樣,是“當(dāng)今之李白”。一樣的道理,實際上李白活的時候,倒霉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他一個首先曾經(jīng)站錯隊,差一點把命都送掉了。當(dāng)年在那個唐肅宗和永王之間,站隊他站錯了。所以才會有“千里江陵一日還”嘛。長安遠(yuǎn),就是因為被流放到夜郎,相當(dāng)于貴州這一帶。但是他還沒去呢,半路上就遇赦而還。然后才寫了那首《早發(fā)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那種歡快的心情。真的特別高興。
杜甫也是,“直從巫峽穿下,便下襄陽下洛陽”,說明他的速度多快啊,一路上趕著走,(體現(xiàn)了一種)激動的心情。
所以我說這樣吧,你跟著我一起去,讓你看看這個“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來歷。去的時候,正好那個館長也在里面,館長也認(rèn)識我,還送了我一本書,交流了好長一段話。
這個就是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的可發(fā)揮的場地很小很小的。你除了做官還做什么?——
沈巍將“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語境,分三個層面,作了分析。特別是重點談到了“無用的書生”李白與杜甫的生前慘狀,認(rèn)證了“百無一用是書生”還是有著相當(dāng)大的概括面的。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作者黃仲則紀(jì)念館,位于常州。我們在趙永艷主編的《江蘇紀(jì)念館綜覽》(南京出版社,2020年版)中可以看到對這個故居的一個介紹:
而關(guān)于黃仲則的個人情況,我們可以在《黃仲則書法篆刻》(上海書畫出版社,1983.11)一書中了解其大概:
——黃仲則,名景仁,一字漢鏞,號仲澤,自號鹿菲子,江蘇武進(jìn)(今常州市)人。是蜚聲國內(nèi)的詩人。生于乾隆十四年(一七四九),乾隆四十八年(一七八三)自北京赴西安途中,以瘵疾卒于山西解州(今運城縣),年僅三十五歲,其子乙生年才十三歲。他的《兩當(dāng)軒集》在清代詩家中堪稱是版本最多者,傳誦甚廣,后人有評為清代第一大詩人。
黃氏以善詩著稱于世,事實上,他的書法、篆刻也有很高的成就,且均系興到為至好所作,作品流傳絕少,但為詩名所掩耳。篆刻曾編有《西蠡印存》,惜早佚。當(dāng)時名家輩出,各具風(fēng)貌,猶如百花爭妍,由于他的深厚功加,能自成一家規(guī)范?!?/strong>
在黃仲則紀(jì)念館,正如沈巍介紹所說的那樣,館長對沈巍非常尊重,親自接待,館長說,因為黃仲則沒有當(dāng)過大官,所以事跡資料太少,而且30多歲就在貧病交加中離開了人世,可謂是英年早逝,生平簡歷過于簡單,所以,整個紀(jì)念館的布置,主要是展示他的作品以及與當(dāng)時聞人的關(guān)系及影響問題,突出了這位作者的影響力。
可以看出,這位喊出“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負(fù)氣之語的清朝詩人,還是用他的憤怒的鳴聲,證明了書生的力量并非一無用處。
“百無一用是書生”無疑是一個悖論,正是因為他是書生,遠(yuǎn)比當(dāng)年那些得志的高官巨賈更能在歷史長河里,占得一席之地。
“明明沒用,非要說成是有用”,這是雞湯文學(xué)的特征。沈巍非常討厭雞湯文學(xué),“百無一用是書生”里是偏激的憤懣的揭示,顯然不屬于虛假的麻痹人的雞湯文學(xué)的特質(zhì)。
“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語境,在沈巍的身邊,顯然也失去了效能。我們可以看到,在沈巍出現(xiàn)的場所,那些能搶人眼鏡球的美女主播,溫順得如同小綿羊,甘當(dāng)小學(xué)生。而那些在生意場上揮斥方遒的商人,在沈巍面前,也失去了他們志得意滿的銅臭得瑟態(tài),而化身為乖巧的聽眾。
為什么沈巍的身上有一種強大的氣場,壓制住社會上最常見的搶奪眼球、操縱場面的人群呢?
可以說,沈巍從兩個方面,獲得了他的戰(zhàn)略威懾力,也就是“在現(xiàn)場”的“氣場”。
這兩個方面,一個是從“來處”,一個從“出處”。
“來處”回答你是從過去的哪里來的,是一個時間的概念。沈巍對歷史文化的穿透,告訴他的身邊人,他們的來處是哪里。一個人最可怕的是不知從哪里來的。
之前筆者曾列舉好萊塢電影《移動迷宮》,其實類似的電影有很多,比如《電鋸驚魂》也是這樣的構(gòu)思,在一個密室里,突然一幫人醒了,發(fā)現(xiàn)不知來歷,不知道過去做了什么,是如何突然來到了生死存亡的密室之中。如此恐怖,可謂是淪肌浹髓。還有一部低成本的電影《立方體》系列也是如此。
沈巍對歷史的通透,讓聽者懾服于他的對過往的掌控,通透所有人不知道的往昔歲月。因為沈巍的引導(dǎo),使聽者不再陷于飄蓬一般的迷茫與渾沌之中,無形中給予這些聽者一種慰藉的力量,從而唯沈巍馬首是瞻,聽從他的引領(lǐng)。在這樣的時刻,沈巍就相當(dāng)于是他們的方舟船長,他們自然在這個決定自己生死的引導(dǎo)者面前畢恭畢敬。
“出處”回答的是你來自的地點,是一個空間的概念。每一位來到沈巍面前的訪客,沈巍總是問“你來自哪里?。俊币坏┰L客說出家鄉(xiāng)位置,沈巍便如同千里眼一般,繼續(xù)追問在哪一個具體方位。
最近一個訪客自稱來自邊疆省府,沈巍繼續(xù)追問,他在哪一個區(qū)。那人吞吞吐吐,說不清楚。沈巍直接說,你不是那個地方的人,連具體的區(qū)都不知道。那個訪客以不想暴露家鄉(xiāng)位置為由,搪塞了過去。
實際上,沈巍掌握了訪客的出處,就在無形中獲取了一種拿捏對方的制高點,因為一個人一旦家鄉(xiāng)被捏住了七寸,那么,這時候的他近乎是一個透明人。
草原上有一個說法,就是獵人來到狼窩的時候,狼并不是困獸猶斗,而是毫無反抗之力,任人所為,因為動物包括人,在自己的家里,會覺得有一種束手就擒的神秘力量貫穿全身。沈巍也是因此從知識的制高點上擊中了訪客的軟肋。
沈巍正是從“來處”與“出處”這兩個環(huán)節(jié)上,掌控了聽者的命脈,擊破了“百無一用是書生”的魔咒,使聽者臣伏在“一介書生”的話語力量之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