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假孫子”一通電話騙走奶奶5萬元
本報訊 記者潘從武 通訊員王晨 張惠凝 “假孫子”手拿“親情劇本”,以“我打傷了人”“我被警察抓了”等突發(fā)事件制造緊張氛圍,利用老年人救孫心切的焦急心理實施詐騙。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天山區(qū)人民檢察院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5名接力轉移贓款的犯罪嫌疑人因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分別被判處拘役至有期徒刑不等的刑罰。
“奶奶,救救我!”2024年10月,80歲的王梅(化名)接到一通電話,話筒中傳來“孫子”的聲音,稱自己將他人推下樓梯導致其受傷,需要賠償對方5萬元,不然就要被公安機關抓起來。
“孫子”在電話中強調,此事要保密,不能告訴別人包括其父母。另外,必須準備現金,在指定地點交給幫忙辦事的朋友。王梅信以為真,便瞞著家人,在烏市天山區(qū)某藥店附近,將5萬元現金交給“孫子”的朋友張曉(化名)。
次日,家人發(fā)現此事后立刻報警。此時,王梅又接到“孫子”打來的電話,對方稱還得再付2萬元,事情才能搞定。
與民警商議后,王梅按照“孫子”的要求,再次來到指定地點。準備交付錢款時,蹲守的民警將張曉抓獲。
經查,張曉與另外4人通過加密聊天軟件與上線聯(lián)系接單。上線承諾,除了包食宿和路費,完成一單取錢的任務,可以獲得800元至1000元不等的傭金。2024年10月29日,張曉等人分別從四川省坐火車到烏市。按照上線的安排,張曉負責取錢,之后轉移到指定地點,其余人分批轉移現金,最后想辦法通過線上平臺將現金轉移到指定賬戶。
天山區(qū)檢察院承辦檢察官介紹,本案中,張曉等人在明知他人利用電信網絡實施詐騙的情況下,仍按照上線的指示,幫助上游犯罪團伙從多名老年被害人處獲取現金贓款并轉移,涉嫌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近日,法院經審理,對張曉等5人依法作出上述判決。(潘從武 張惠凝)
(法治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