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柴火飯 只做本味菜
——“樟樹灣柴火土菜館”以匠心守護湘潭味道
全媒體記者 王希臺
秋分時節(jié),一場細(xì)雨滌蕩了湘潭的燥熱。早晚微涼,街巷行人已添上薄外套。
在岳塘區(qū)寶塔街道云盤社區(qū)的一棵大樟樹下,有一家隱于鬧市的院落餐廳悄然升起炊煙——“樟樹灣柴火土菜館”的灶膛里,柴火正噼啪作響。鐵鍋中,“茶油燜土雞”咕嘟慢燉,香氣四溢;菜園里,店主周湘奇隨手摘下一把小白菜,準(zhǔn)備現(xiàn)炒上桌。
“只有從田間到鍋灶不隔夜,才能留住蔬菜的鮮甜本味!彼f。
一棵大樟樹下,隱藏著一家地道的農(nóng)家院落餐廳。(記者 李新輝攝)
1982年出生的周湘奇,是湘潭縣花石人,與餐飲打交道20余年。
最近,他又多了一個稱號,叫“周伯通”。來吃飯的客人和他見面都喊,“周伯通,今天又拍什么好菜?”
為了分享自己的菜品,周湘奇在抖音平臺分享做菜視頻,并給自己取名“周伯通”。
“湘菜華山論劍,給我們帶來視覺上的盛宴;舌尖上的狂歡,不經(jīng)廚子手,難得五味香!
“這里是樟樹灣柴火土菜烹飪擂臺賽,我是解說員小明!
“起鍋燒空氣,辣椒炒出香味,一招隔空打牛,從周伯通淡定自如的神情上看,本場比賽他勢在必得!
“辣椒炒肉,湘菜中的下飯戰(zhàn)斗機,名聲響徹地球三個圈。犯規(guī)動作,扣一分!”
“周伯通做菜,總有自己的調(diào)調(diào)!币曨l里,他將湘菜烹飪演繹成一場“江湖對決”,地道的湘潭話,幽默風(fēng)趣的“江湖味”,讓“周伯通”的抖音火出圈。
短短一年間,“樟樹灣的周伯通”抖音粉絲從幾千人漲到近6萬人,眾多食客慕名而來。
出圈的背后,是周湘奇對菜品的極致講究。
他總結(jié)為“三講究”:食材品質(zhì)、衛(wèi)生標(biāo)準(zhǔn)、本味呈現(xiàn)。“食材要新鮮,廚房要潔凈,廚師更要整潔。好習(xí)慣才能成就好菜品!彼麍猿钟米苑N時蔬、山塘活魚、農(nóng)家土雞,以茶油、泉水等簡單輔料烹制,拒絕過多調(diào)味。
這份堅守亦獲專業(yè)認(rèn)可。在近日長沙舉辦的“龍牌杯”2025中國湘菜大師名師晉級賽中,周湘奇憑借一道鍋氣十足的“龍牌醬油小炒肉”斬獲特金獎,展現(xiàn)對傳統(tǒng)湘菜的深刻理解。
周湘奇介紹,好的食材,不需要添加過多的調(diào)味品,便能炒出食材的本味。
“百菜百味,一葷一格!敝芟嫫嬲f,就拿“茶油燜土雞”這道菜來說,只加生姜和鹽,燜出的湯汁濃郁,全是食材的原香。
如今,“樟樹灣柴火土菜館”已成為許多食客心中的“寶藏小店”。泉水煮山塘魚、柴火快炒時蔬等招牌菜,既保留鄉(xiāng)土風(fēng)味,又融入廚師的巧思。
周湘奇常說:“菜品如人品,做菜如做人。我想讓老百姓吃得健康、放心,這才是‘吃在湘潭’的真正意義!
鬧市柴火香,本味潤人心。在這方院落里,周湘奇將繼續(xù)用最樸素的烹飪方式,守護著舌尖上的鄉(xiāng)土情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