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仙翁的這一行為模式,并非簡單的個人“壞”,而是一套精密的權力維護機制。
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來理解他為何要這樣做:
1. 根本動機:維護現(xiàn)有秩序與既得利益
無量仙翁在電影中代表的是天庭建立的現(xiàn)有秩序的守護者。他是這個秩序的既得利益者,位高權重。任何可能挑戰(zhàn)或顛覆這個秩序的強大力量,都被他視為必須清除的威脅。
“強大勢力” = 系統(tǒng)性威脅:這里的“強大勢力”不是指普通的妖怪或修行者,而是像哪吒(魔丸+靈珠潛能)、龍王(擁有整個龍族力量)這樣,擁有足以改變力量平衡潛能的個體或群體。他們的存在,本身就讓現(xiàn)行秩序的維護者感到不安。
“不穩(wěn)定”比“邪惡”更可怕:對無量仙翁而言,這個“強大勢力”是善是惡或許在其次,關鍵是它不可控。一個不受天庭規(guī)則約束的強大力量,無論其初衷如何,都是對現(xiàn)有權力結構的挑戰(zhàn)。
他采取的“制造慘案-栽贓陷害-派兵抓捕”是一套組合拳,其精妙之處在于:
第一步:制造慘案(創(chuàng)造合法性)
目的:憑空出兵鎮(zhèn)壓是暴政,會引發(fā)眾怒和質疑。但如果先有一個“慘案”,比如一個村莊被屠戮,那么接下來的軍事行動就變成了“正義的平亂”或“為民除害”。
手段:他很可能暗中操縱或引導這股“強大勢力”(或冒充其身份)制造災難,從而為后續(xù)行動提供無可辯駁的“事實依據(jù)”。
第二步:栽贓陷害(占據(jù)道德制高點)
目的:將“強大勢力”污名化,從“潛在的威脅”變成“公認的惡魔”。輿論是權力的重要基礎。通過栽贓,他成功地將對方塑造成全民公敵。
效果:這樣一來,討伐行動不僅合法,而且合理、合情。所有不明真相的民眾和天兵天將都會同仇敵愾,認為抓捕行動是絕對正確的。無量仙翁自己則扮演了“正義審判官”的角色。
第三步:派兵抓捕(行使權力,消除威脅)
目的:這是最終步驟,在前兩步鋪墊好的“正義”光環(huán)下,名正言順地動用國家機器(天兵天將)將威脅物理消滅。
本質:這是一場經(jīng)過精心包裝的 “合法清除” 。整個過程滴水不漏,讓被鎮(zhèn)壓者有口難辯,讓旁觀者拍手稱快,完美維護了天庭“公正”的表象。
無量仙翁的這一套做法,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隱喻色彩,讓人聯(lián)想到歷史上許多權術斗爭和帝國霸權的行徑:
“洗衣粉”式的借口:就像某些戰(zhàn)爭借口一樣,先制造或夸大一個威脅,然后以此為由發(fā)動攻擊。
“鏟除異己”的經(jīng)典套路:當權者為了鞏固地位,經(jīng)常給政敵或潛在挑戰(zhàn)者羅織罪名(如謀反、貪污),從而在程序上“合法”地將其消滅。
維護表面穩(wěn)定:對于絕對權力而言,真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控的敘事。通過操控信息,他們可以定義什么是“正義”,什么是“邪惡”,從而永遠站在“正確”的一邊。
所以,無量仙翁這么做,是因為:
預防性:在他眼中,這是將威脅扼殺在搖籃里的最有效方式。與其等強大勢力成長起來后難以控制,不如提前清除。
經(jīng)濟性:這套方法成本最低。無需正面硬碰硬,通過陰謀詭計就能以最小的代價達成目的。
合法性構建:這是最關鍵的一點。他不僅要在肉體上消滅對手,更要在道義上徹底摧毀對方,從而鞏固自己的權力和現(xiàn)有秩序的“正確性”。
因此,無量仙翁的形象超越了簡單的反派,他代表了一種僵化、自私、為維護自身權威而不惜踐踏真相與正義的體制性邪惡。哪吒所要反抗的,也正是這種“命中注定”的被污名化和被鎮(zhèn)壓的命運,以及其背后不公的“天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