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酒是中國老名酒,產(chǎn)自山西省汾陽市杏花村,酒廠主釀大曲清香酒,清香酒是其成名之作。說到汾酒,從80年代中后期至今,產(chǎn)品主體風格變化不大,從工藝層面上講,這些年汾酒工藝幾乎沒有大的變化。只是不同時期汾酒在勾調(diào)上有變化,所以帶來的酒質(zhì)變化及差異。
但80年代早期汾酒風格確實不同于中后期,主要是酒體更柔一些,并帶有高粱糧香。今天這期文章,我通過品鑒解惑80年代早期琵琶汾,來解讀一下這一時期汾酒的風格特點。
我的這款白瓷汾酒是1981年6月生產(chǎn)的酒,這款酒是一位酒友寄給我的酒樣,灌裝酒精度為65°。
倒酒聞香,此酒香氣柔和,陳香、糧香突出,是高粱糧香(干紅棗香)、面粉香、淡淡青蘋果香、紅豆沙香(高粱酒長時間瓶存出來的香味)、淡淡壇存陳香的復合香。
深呼吸一口氣聞香,此酒香氣飽滿、連綿。相比其他汾酒高端酒,這款酒的香氣柔和一些,但卻飽滿、悠長一些,且陳香、高粱糧香突出。相比之下,主流汾酒青蘋果香、面粉香明顯一些,高粱糧香并不明顯。
入口品鑒,此酒入口甜中微帶陳感,這股陳感,微帶一點苦味。酒體緊實,入口有強勁感,但綻放力不夠,相比其他高度大曲清香酒,這款酒入口顯柔。
酒到中段,此酒陳香、高粱糧香突出,青蘋果香在這一階段表現(xiàn)并不明顯。此酒尾味較長,尾口陳苦味略微加強,和甜味融合成一種甜陳口感。徹底咽下之后,口腔中有突出的糧陳回味。
相比主流汾酒,這款酒酒體連綿度要好一些,高粱糧香突出一些,但強度明顯弱一些。其實這款汾酒風格不像標準大曲清香酒風格,它的特點是清中帶有一點老白干香的影子,因為老白干香酒就很突出高粱糧香。
其實這款汾酒的這個特點很有鑒賞價值,它有助于我們理解汾酒的風格演變。這款汾酒不是典型的大曲清香酒特點,嚴格意義上說,這款酒應該是清香和老白干香的結合。
因此這種風格更偏老派特點,雖然汾酒是大曲清香型白酒的代表,但白酒香型概念是1979年第三次全國評酒會中由專家提出的。其實在80年代早期,香型在市場上沒有概念,即便在行業(yè)業(yè)內(nèi),香型也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1981年的琵琶汾酒,基酒可能是1979年及以前釀造的,那個時候酒廠按照自己理解的好酒釀造就可以了,沒有這么多香型的條條框框,而這也是80年代早期汾酒表現(xiàn)出不同于之后汾酒的原因。
因此這款汾酒是一款很難得的汾酒,我能品鑒上是我的榮幸,它的特點、個性,折射了白酒工藝史的變化,汾酒從一開始也不是“一清到底”的呈現(xiàn),他是在不斷調(diào)整中慢慢改進而來的。
對于深度品酒愛好者,我覺得大家有條件的話,可以解惑一下80年代早期汾酒,時間越早越好,當然能解惑70年代及更早汾酒那就更好。
在酒質(zhì)檔次上,這款白瓷汾酒是當時汾酒的頂級水平,屬于現(xiàn)在汾酒青花50的檔次。其實這款酒很適合與前幾年的青花50對比,因為這兩款酒分別是兩路汾酒的頂級呈現(xiàn)。青花50是現(xiàn)在標準大曲清香,一清到底特點的極致呈現(xiàn),81年白瓷汾酒是老汾酒特點,清中帶老白干香的極致呈現(xiàn)。說到這里,關于我對81年白瓷汾酒的品質(zhì)理解,作為酒友的您怎么看?歡迎在留言區(qū)留言,我們一同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