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第36屆長城心臟病學大會,暨亞洲心臟大會2025(GW-ICC/AHS.25)心肌病論壇中一場以“HCM心見:共拓心域,見證改變”為主題的肥厚型心肌?。℉CM)專題會,將在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行。
會議信息
論壇主題:HCM心見 —— 共拓心域 見證改變
會議時間:2025 年10月18日(星期六),上午8:15~12:00
會議地點:北京國家會議中心 309B 會議室
本次會議國內外大咖云集,特邀美國HCM權威專家、克利夫蘭醫(y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Milind Desai教授和美國大西洋健康系統(tǒng)(Atlantic Health System)的Matthew Martinez教授與眾多國內頂尖專家,圍繞HCM發(fā)病機制探索及影像學診斷、中外HCM管理臨床實踐經(jīng)驗和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瑪伐凱泰的最新進展和臨床應用規(guī)范等展開兩場高質量、多視角的學術對話,從診斷溯源到中外實踐經(jīng)驗,國內外專家攜手,為您帶來一場啟迪思維的學術碰撞。
01
第一場:心見·探源(10月18日 08:15-10:00)
主持人:張健教授、王祖祿教授、郭延松教授聯(lián)袂主持,開啟溯源之旅
在首場“心見·探源”會議中,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陳玉成教授將系統(tǒng)闡釋磁共振成像在肥厚型心肌病診斷和預后評估中的核心價值,重點解析心臟磁共振成像(CMR)在精準評估心肌纖維化、實現(xiàn)危險分層方面的獨特優(yōu)勢。而四川省人民醫(yī)院尹立雪教授將分享超聲心動圖在肥厚型心肌病深度表型研究中的最新進展,展示如何通過超聲新技術實現(xiàn)對HCM結構與功能的精細化評估。
在此環(huán)節(jié),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yī)院董建增教授將帶領我們追本溯源,深入探討肥厚型心肌病的機制研究進展與臨床意義,從分子生物學層面剖析疾病本質,為靶向治療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理論支撐。在最后的學術討論環(huán)節(jié),董建增教授、杜昕教授將與來自美國克利夫蘭醫(yī)學中心的Milind Desai教授展開深度對話,匯聚國內外頂尖專家智慧,共同探討HCM病因診斷和治療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會議直播
02
第二場:心見·踐行(10月18日 10:00-12:00)
主持人:金瑋教授、趙曉燕教授、白玲教授共同引領,聚焦臨床實戰(zhàn)。
在第二場“心見·踐行”會議中,來自美國大西洋健康系統(tǒng)(Atlantic Health System)的Matthew Martinez教授將結合美國最新權威指南與HCM管理臨床實踐,分享美國HCM管理經(jīng)驗,為我國臨床工作帶來國際前沿的管理策略與寶貴洞見。同時,克利夫蘭醫(y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Milind Desai教授將系統(tǒng)闡述肥厚型心肌病的藥物治療新進展,涵蓋從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等新型藥物到基因治療等關鍵突破,為HCM的臨床藥物治療提供最前沿的動態(tài)。此外,四川大學華西醫(yī)院張慶教授則將聚焦臨床實踐,特別是基層醫(yī)生廣泛關注的臨床應用問題,深入分享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適用人群的評估經(jīng)驗,為該類藥物的規(guī)范、合理應用提供重要臨床指導。
作為本次會議的核心亮點,會議壓軸環(huán)節(jié)將上演一場精彩的學術辯論。這場備受矚目的“學術爭鳴”將直面肥厚型心肌?。℉CM)領域前沿動態(tài)帶來的最新啟迪:創(chuàng)新藥物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劑是“控制”病情的利器同時,還是否能帶來“逆轉”疾病的曙光?其良好的單藥治療療效和安全性,又是否足以開啟單藥治療的新紀元?屆時,由金瑋教授擔任學術爭鋒環(huán)節(jié)主席,謝小潔教授、劉瑩教授、戴翠蓮教授、馬為教授將分列兩方,通過辯論的形式,展開一場深度探討和思辨。這不僅是一場關于最新證據(jù)的審視,更是一次對未來診療范式的集體探索,必將為您帶來全新的診療靈感。
掃描下方二維碼觀看會議直播
相關會議內容,我們將在GW-ICC/AHS.25會議期間進行跟蹤報道,期待您的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