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烏蘭巴托街頭站十分鐘,大概率會收獲兩件“專屬紀念品”——領口的細沙和堵在路上的無奈。沙子是從城外戈壁刮來的,76%的國土都遭了荒漠化的罪,風一使勁兒,就能給你安排全套“天然磨砂膏”體驗,連千里之外的北京、首爾都得跟著沾光。堵車更不用提,整個國家拿得出手的標準高速公路就一條,32公里長,還是近幾年靠外資幫忙修的,連接著首都和新機場。其余的路不是坑洼土路就是碎石子鋪的“按摩道”,下雨能陷住皮卡,冬天能凍成冰殼子,當?shù)厝送虏邸伴_一百公里路,得備兩副減震器”。
烏蘭巴托街頭
這就是蒙古國,一個夾在中俄之間的內(nèi)陸國,156萬平方公里的地盤比15個韓國加起來還大,人口卻只有356萬(2024年底數(shù)據(jù)),平均每平方公里才2個人。祖上可是實打?qū)嵉摹暗乇碜顝姟薄?206年鐵木真統(tǒng)一部落稱成吉思汗,帶著騎兵橫掃歐亞,版圖從太平洋直戳里海;后來忽必烈1271年建元朝,更是把帝國推向巔峰,絲綢之路上的商隊絡繹不絕??涩F(xiàn)在呢?牧民愁草場,城里人愁路況,政府愁錢袋子,連總統(tǒng)都得帶頭去種樹。有人說它要“從地圖上模糊”,這話太夸張,但它現(xiàn)在的日子,是真的透著股擰巴勁兒。
咱先鉆進草原看看,牧民的日子有多難。2024年冬天那場極寒災害,好多人至今想起來還心疼——全國80%的地方被大雪蓋了,積雪厚的地方能沒過馬腿,氣溫驟降到零下40度以下。等到開春雪化,牧民去數(shù)自家牛羊,心都涼透了:超過710萬頭牲畜凍死了,這可是全國存欄量的十分之一還多。東部肯特省有個老牧民接受采訪時說,家里養(yǎng)了一輩子的羊,一下沒了大半,“冬天沒草喂,又出不了門,眼睜睜看著它們凍僵,一點辦法沒有”。
更要命的是,就算沒天災,草場也快扛不住了。你知道不,現(xiàn)在蒙古國的牲畜總數(shù)早突破7000萬頭了,比1990年翻了快3倍??刹菰湍敲创螅慕?jīng)得住這么“啃”?過去牧民講究“逐水草而居”,一片草場吃瘦了就換地方,給土地留夠恢復時間,這還是當年成吉思汗那時候傳下來的法子?,F(xiàn)在不一樣了,人口多了,又沒那么多可換的草場,牧民為了多賺點錢,只能一個勁兒加量養(yǎng)。草根全被啃光,土壤裸露在外,風一吹就成了沙,下雨就成了泥,草場就這么一點點變成了戈壁。
有意思的是,政府不是沒意識到問題,早幾年就說要限制牲畜數(shù)量,結(jié)果2023年反而把存欄上限提高了20%。這背后全是現(xiàn)實的無奈——畜牧業(yè)是好多牧民唯一的收入來源,全國貧困率還高達30%,你讓人家少養(yǎng),等于斷了生路。更別提政府自己也依賴畜牧業(yè),2024年光谷物、土豆這些作物總產(chǎn)量才一百多萬噸,根本不夠吃,只能靠牛羊換錢換糧。這就形成了個死循環(huán):越窮越要養(yǎng),越養(yǎng)草場越差,草場差了更窮。
草場退化逼得越來越多牧民往城里跑,首都是唯一的選擇。烏蘭巴托現(xiàn)在擠了150萬人,占全國總?cè)丝诘?成多,全是從草原遷來的家庭。城里的景象特別分裂:市中心有8000美元一平米的豪華公寓,路易威登門店就開在當年列寧銅像的位置,保安說一天能賣十萬塊的包;可城市邊緣全是密密麻麻的蒙古包區(qū),50多萬人擠在這兒,沒有正經(jīng)供暖,冬天只能燒煤,PM2.5經(jīng)常爆表,出門得戴兩層口罩。有記者去采訪,牧民大姐說:“在草原上至少能呼吸新鮮空氣,到這兒天天吃灰,可孩子上學只能來這兒?!?br/>人口往城里涌,基建卻根本跟不上。全國道路總長11.3萬公里,聽著不少,可真正鋪了瀝青的才1.2萬公里,剩下的全是“原生態(tài)”土路。那條32公里的高速路算是“頂配”了,連接烏蘭巴托和新機場,開車20多分鐘就能到,當?shù)厝苏f這是“唯一不用吃土的路”??沙隽耸锥迹胱邨l好路比登天還難。有礦老板吐槽,從礦區(qū)拉煤到邊境,幾百公里的路得走兩三天,遇上雨天,車陷在泥里,只能花錢請當?shù)啬撩駧兔ν?。礦堆在二連浩特口岸的場景特別常見,不是賣不出去,是運不出去,運輸成本硬生生吞掉不少利潤。
這時候就不得不提蒙古國的經(jīng)濟了,簡直是“礦業(yè)一棵獨苗撐門面”。銅、金、煤這些礦產(chǎn)出口占了GDP的90%,而且?guī)缀跞u給中國,2024年中蒙雙邊貿(mào)易額就有182.6億美元,占了蒙古外貿(mào)總額的66.7%。礦業(yè)好的時候,經(jīng)濟能飆到17%的增長,2011年那陣,烏蘭巴托股市漲得全球第一,奔馳代理商都不愁賣車;可礦業(yè)一涼,經(jīng)濟立馬掉鏈子,2016年增速跌到1%,疫情期間直接縮水4.6%。2023年好不容易漲了7%,看著光鮮,其實是“虛胖”,通脹率常年兩位數(shù),手里的錢越來越不值錢。
更坑的是“資源詛咒”這玩意兒,礦產(chǎn)帶來的錢沒流到普通人手里,全被少數(shù)精英攥著了。2022年曝光的塔本陶勒蓋煤礦貪腐案震驚全國,200多人涉案,包括前總統(tǒng)、議員,憑空少了650萬噸煤,價值十億美元以上,這可是當年出口總額的五分之一。去年5月更熱鬧,總理奧云額爾登的兒子女友在社交媒體炫富,曬出一堆奢侈品,直接點燃了民眾怒火。大家本來就對貧富差距不滿,這下全爆發(fā)了,烏蘭巴托市中心全是抗議的人,要求總理下臺。最后信任投票沒通過,總理只能辭職,執(zhí)政聯(lián)盟也散了架。這事兒表面是炫富引起的,根子還是經(jīng)濟分配不均鬧的。
說起來,蒙古國的歷史也算跌宕起伏,只是好多老傳統(tǒng)沒跟上時代。1206年成吉思汗統(tǒng)一部落,靠游牧和擴張打下大片江山,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那會兒絲綢之路上的商隊多熱鬧???368年元朝被明朝推翻,蒙古人退回草原,之后幾百年要么內(nèi)斗,要么被沙俄、清朝拿捏。1924年成了蘇聯(lián)的衛(wèi)星國,靠蘇聯(lián)援助過日子,1992年改名蒙古國,才算真正獨立。但計劃經(jīng)濟轉(zhuǎn)市場經(jīng)濟的過程太急,私有化讓一部分人富了,可公共服務、環(huán)境治理這些“慢活兒”沒人管,埋下一堆隱患。當年靠游牧為生的民族,突然要搞現(xiàn)代經(jīng)濟,確實有點手足無措。
好在蒙古國也不是坐以待斃,治沙和基建都在使勁兒。最出名的是“十億棵樹計劃”,總統(tǒng)呼日勒蘇赫親自帶頭種樹,說要跟周邊國家一起扛沙塵暴。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種了4200萬株,雖然離2030年10億棵的目標還差得遠,但至少動起來了。中國也幫了不少忙,不光援建了扎門烏德口岸,讓通關能力翻了5倍,還送了森林消防器材,幫著保護戈壁熊。中蒙專家一起去戈壁灘勘察,給保護區(qū)裝設備,監(jiān)測棲息地變化,現(xiàn)在戈壁熊的生存環(huán)境總算好了點。
基建方面也有好消息,政府計劃到2030年修更多路,中資企業(yè)已經(jīng)幫著建了不少項目。除了那條機場高速,扎門烏德口岸的基礎設施也是中國援建的,奧云額爾登總理出席啟用儀式的時候,一個勁兒說“太及時了”。只是錢的問題不好解決,蒙古國外債占GDP的200%,欠的錢得全國人不吃不喝兩年才能還清,想大規(guī)模修基建,真心力不從心。
現(xiàn)在的蒙古國,就像個站在十字路口的年輕人,手里攥著好牌——156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豐富的礦產(chǎn)、356萬人口里還有不少年輕人,可偏偏被沙子、土路和壞規(guī)矩絆住了腳。有人說它能成下一個迪拜,畢竟礦產(chǎn)資源擺在那兒;也有人說它遲早被沙漠吞掉,畢竟77%的土地都退化了。但這些說法都太極端,蒙古國不會消失,只是得想明白怎么過日子。
成吉思汗當年能靠變通和堅韌打下江山,現(xiàn)在的蒙古人要是能把草場管起來,把礦產(chǎn)的錢分勻點,把路修通點,未必不能緩過來。畢竟,沙子能吞掉草場,吞不掉過日子的心氣兒;債務能壓垮短期經(jīng)濟,壓不垮長期的潛力。下次再聽說蒙古國,別只想起沙塵暴和一條高速,那地方的人,還在跟風沙較勁,跟生活死磕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