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美車展,奧迪推出了代號C7的第四代A6,和同年換代的大哥A8一樣,換上了更有侵略性的設計語言,圓潤的車身中加入了更多鋒利的線條,比如向多邊形轉變的前格柵、側面更犀利的腰線、以及屁股上翹起的小鴨尾,整體形象從成熟商務逐漸向年輕運動轉變,但風阻系數(shù)卻進一步降低至0.26。
其他方面也向A8看齊,加入了更多豪華和科技元素。比如帶觸摸板的第三代MMI,以及那塊經(jīng)典的升降屏幕,以及首次配備的帶日間行車燈的全LED燈組,“燈廠”稱號也是從這時開始出現(xiàn)的。
動力上,這代A6做了大幅精簡,只保留2.0T、2.5L、2.8L、3.0T幾個排量,以及一套綜合功率245馬力的輕混版本,而且從這代開始,除了S6還保留四門轎車版本外,RS6全系旅行車,又快又能裝。
2012年,A6的國產(chǎn)版本A6L上市,依然是同步開發(fā)的加長版本,軸距超過3m,而且加入了更多中國特供配置,2017年還發(fā)布了中國市場專屬的PHEV版A6L e-tron。
同時改用加速度+TFSI做尾標,一個比較簡單的計算公式是這樣100000/3600/100公里加速時間(秒)/9.8×100,比如40TFSI,100000/3600/7.3/9.8=0.39,四舍五入換算過來就是約等于自由落體加速度的0.4倍,后來這也成了整個奧迪在全球的通用做法。
這代A6L怎么看都是產(chǎn)品力很強的車型,但可惜的是,官車這個基本盤卻出了大問題。從2004年開始,廣州、齊齊哈爾、杭州等城市陸續(xù)試點實行公車改革,取消大部分公車,轉而發(fā)放車補。
201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規(guī)范公務用車配備管理并積極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2014年的兩份文件,更是徹底消滅了一般公務公車。
奧迪傻了啊,吃著火鍋唱著歌,突然就……早就看奧迪不順眼的奔馳寶馬們樂開了花,E級、5系蜂擁而上,逼得A6L只好以降價的方式轉戰(zhàn)民用市場,好在官車余威還在,價格也足夠吸引人,所以不少社會人買車的首選依然是它,過年開這車回家,老丈人都得給你把酒倒?jié)M。
而我老丈人就比較叛逆了,雖然不社會,但前兩年買二手代步車時,年份更近的捷達和出過事故的這代A6L之間,還是果斷選擇了A6L,沒給我留跟他喝酒的機會。
至于為啥買這玩意,用他的話說,這大奧迪多板正。
買回去就后悔了,這玩意開起來貴,修起來更貴,尤其是車身的鋁質覆蓋件,在老家小地方甚至沒法修只能換,現(xiàn)在放那當吉祥物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