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里的東鵬特飲、紅牛等帶‘小藍帽’的飲料,和普通可樂、果汁混在一起賣,既沒有設專區(qū),也看不到提示牌,很容易讓人搞錯!”近日,“益心為公”志愿者通過檢察云平臺提報的一條線索,引發(fā)了扎囊縣人民檢察院對保健食品銷售亂象的專項監(jiān)督行動。
實地走訪揪出問題
接到線索后,扎囊縣人民檢察院公益訴訟檢察干警迅速行動,通過實地走訪、現(xiàn)場監(jiān)督,精準鎖定縣域內(nèi)超市保健食品經(jīng)營領域的三大“漏洞”:一是未按規(guī)定設立規(guī)范的專區(qū);二是缺乏合規(guī)的銷售提示標識;三是帶有“小藍帽”標識的保健食品與普通飲料混雜擺放,消費者因混淆誤購的風險突出。在檢察履職中,扎囊縣人民檢察院不止于“點問題”,更是當面為商戶講清“小藍帽”認知要點與擺放規(guī)范。在啟動公益訴訟審前程序督促后,行政機關立即落實,將問題整改到位。
左圖為:檢察官在現(xiàn)場查看并排查。右圖為:責任機關工作人員在商店內(nèi)張貼保健食品專屬標識。
精準整改印證實效
(左圖為:超市貨架上,保健食品與普通飲料混雜擺放,未設專屬區(qū)域及提示牌。右圖為:外賣平臺中,保健食品未單獨分類,與普通商品混列。)
(左圖為:超市已劃定獨立保健食品銷售專區(qū),懸掛規(guī)范提示牌與消費警示,陳列整齊。右圖為:外賣平臺新增“保健食品”專屬分類,相關產(chǎn)品歸類清晰。)
回訪跟進監(jiān)督到位
為檢驗整改實效,扎囊縣人民檢察院同“益心為公”志愿者開展“回頭看”,對專柜、提示牌、商品擺放等逐項核驗。涉事超市問題全部整改到位,志愿者全程深度參與,實現(xiàn)“線索提供-檢察監(jiān)督-整改回訪”閉環(huán),讓公益保護更有溫度與力度。
圖為:“益心為公”志愿者與檢察官一同在超市,仔細核查整改情況,全程參與“回頭看”監(jiān)督。
保健食品(“小藍帽”標識)與普通飲料功能迥異,混放易致誤購。其含咖啡因等功效成分,長期過量飲用可能引發(fā)心率、睡眠問題及肝腎負擔。扎囊縣人民檢察院在此提醒:廣大消費者在購買保健食品時需認準標識、明確非藥物;經(jīng)營者應設專區(qū)貼提示,共防風險。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