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一位博主在新疆戈壁灘上修復“為人民服務”五個地標大字的視頻火爆全網。
原來,這位博主在瀏覽衛(wèi)星地圖時發(fā)現,哈密市的一片戈壁灘上有五個清晰大字——“為人民服務”。對比了前后40年的衛(wèi)星圖可進一步發(fā)現,大字的周圍最近出現了一些奇怪的圓圈。為了一探究竟,他驅車前往,發(fā)現圓圈像是開車漂移留下的痕跡,于是開始自行修補。
戈壁上的這幾個大字,其實大有來頭。196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八航空學校在新疆哈密成立。為了讓飛行員在茫茫戈壁進行飛行訓練時不迷失方向,教員和學員決定手繪地標。根據飛行訓練的航線,他們用“刮除黑石露出堿土”的方法,歷經數月用鐵鍬挖出了5處地標大字……如今,第八航校雖已成為歷史,但標語背后的精神一直流淌在人民空軍的血脈中。在建黨百年之際,攝影師還曾拍下空軍戰(zhàn)機與地標同框的畫面。
背后的故事令人動容,但一系列問題也值得深思。首先,據報道這些傷疤確為車輛漂移所致,可這些人為何偏偏跑到這里撒歡兒?是無意為之,還是別有用心?據悉,有人曾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過在這一地標玩漂移的視頻,但現已刪除。其次,這種行為屬于什么性質?是否應該對肇事者追責?目前,當地已經積極介入這一事件,表示會將這些地標納入文物普查范圍。我們期待,種種問題能早點查清說明,給相關方面以警示,樹立起一些必要規(guī)范,讓歷史印記得到更好保護。
當然,“地標事件”的意義也遠不止于修復。上述博主一行人不畏艱難,為不造成破壞性修復不斷尋找與戈壁相似的黑色砂石,奮戰(zhàn)數日用20噸砂石補上了傷疤;某商業(yè)遙感衛(wèi)星公司得知后,免費向他們提供了修復后的高清衛(wèi)星圖像;廣大網友一邊為博主點贊,一邊追憶崢嶸歲月……在這一過程中,我們看到了過往歲月何其艱苦不易,更看到了年輕一代深厚的家國情懷。這賦予了舊地標新的意義,讓其愈加閃亮。
“為人民服務”“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只爭朝夕”……這些深刻在大地上的話語,是先輩留給后人的路標,值得我們致敬、銘記,需要好好守護、傳承。(晁星)
來源:北京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