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陶淵明寫過:“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p>
過去的事,你再后悔、再糾結(jié),再留戀,也改變不了分毫。
甚至,只會讓自己越陷越深,越來越難以過上自己想要的日子。
當下的日子,才是你能實實在在抓住的,也是我們要珍惜的。
其實,一個人若總盯著后視鏡看,注定開不好前方的路。
人這一生,最清醒的活法,莫過于不跟過往牽絆。
接納缺憾,與過去和解
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如意才得其一二。
所以,生活當中,圓滿多是意外,缺憾才是常態(tài)。
你若總抱著“當初要是……該多好”的念頭,那自己便永遠無法安心過好眼下這一天。
哲學家尼采說過:“生命的意義,在于活得有希望,而不是回首往事?!?/p>
的確,人只有試著往前看,努力去挖掘當下的美好。
這樣,我們才能靠自己一步步的成長和壯大,真正把握住自己的人生。
否則,一旦深陷于過往的泥潭而無法自拔,那只會讓我們錯失生命當下的力量,再也站不起來。
試著大膽地與過去和解,無所畏懼地做好自己,這不是忘記,而是承認它已經(jīng)發(fā)生。
然后,把精力留給充滿可能性的未來。
任何時候,我們都應該保持內(nèi)心的純粹和簡單,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糾結(jié),不留戀,便是福。
切斷執(zhí)念,為心靈減負
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累,不是肩上擔子重,而是心里包袱多了。
不斷地往自己的心里裝一些東西,就算再大的心,也裝不下的。
恰恰其中最沉重的,就是對過往種種的“不甘心”。
而這種不甘心一旦演變成執(zhí)念,那這東西就會像一根無形的繩索,捆住了手腳,也蒙蔽了雙眼。
及時切斷對一些事情、一些人、一些欲望的執(zhí)念,反而在精神上獲得了另一種自由與豐盈。
作家林清玄說:“今天的掃帚,就掃今天的落葉?!?/p>
因為明天的樹葉,不會在今天就落下。
為陳年舊事耗盡心神,無盡內(nèi)耗,這就是最不劃算的買賣。
可惜很多人并不會如此反思自己,反而變得越來越深陷其中。
放下執(zhí)念,不是認輸,而是及時讓自己騰空雙手,去接住生活將要給你的新禮物。
專注當下,向未來前行
人,就像一條河流,始終是要向前走的。
而時間的長河不會為任何人倒流,沉溺過往,等于主動放棄現(xiàn)在和未來。
真正的智慧,是能把每一天都當作新的起點。
《菜根譚》里講得好:“君子事來而心始現(xiàn),事去而心隨空?!?/p>
事情來了,就全心全意去應對。
事情過去了,心里就清空,不留痕跡。
這才是最高效,也是最為清醒的活法。
專注于當下,做好手邊每一件實實在在的小事。
未來,就藏在這些扎實的“當下”里,自然會向你奔赴而來。
活在過去,看到的都是斷壁殘垣。
活在當下,才能看見春暖花開。
不跟過往牽絆,是一個人送給自己的慈悲,也是走向未來的,最清醒、最有力量的姿態(tài)。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