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鵬又離婚了。
“因為離婚公告讓很多朋友受累了,大家都在猜想,但猜想永遠不如真相來的更加精彩或更加殘忍?!?br/>
他和海哈金喜的這場婚姻僅僅維持了3年半。
但網(wǎng)友們?nèi)谡f離得好,這是為什么?
“離婚話題”自帶流量?
回看這段婚姻,海哈金喜在李亞鵬負債4000萬的時候嫁給了他,更是承擔了主要的育兒壓力。
而李亞鵬的事業(yè)在婚后也沒有起色。被限制高消費、拖欠工資、公司被執(zhí)行……
于是在海哈金喜離婚后,輿論的風向幾乎一邊倒。
不再是獵奇或嘲諷,而是對女方的支持與祝福,認為她離得好,選擇為自己和孩子的未來松綁。
早些年的《怦然再心動》也是一檔比較新穎的節(jié)目。
綜藝里直擊“離婚女人”“單親媽媽”“大齡女神”的標簽,講述著現(xiàn)代部分女性群體抹不去的焦慮三重奏。
在綜藝里,我們發(fā)現(xiàn)一旦這些姐姐們提到過往的感情生活,往往能夠“預訂熱搜?!?br/>
這其中,尤其是“離婚”話題最為明顯,絕對是妥妥的“爆款”內(nèi)容。
女明星們離婚后的生活與情感狀況也備受關注。
“雪姨”王琳翻箱倒柜籌備相親
“家暴”“離婚”曾一度將黃奕推向風口浪尖,雖然她在婚姻里總是受傷,但仍然相信愛情。
某脫口秀節(jié)目黃奕自嘲
演員張雨綺二度離婚事件更引發(fā)輿論關注,本想著在娛樂圈做一枚紅毯定海神針,卻因為婚姻失敗將私生活暴露無遺。
明星與普通人相比,往往擁有更多的財富與社會資源,我們窺探明星的負面生活,用角色認同達到替代滿足是觀眾消費明星離婚的最終目的。
而圍觀離婚——是娛樂時代的出逃狂歡,也是時代造就的輿論特性。至于現(xiàn)象離真相有多遠,對不起,明天再說。
但話說回來,離婚,似乎自帶一種強烈的個人意志色彩,以及果決的姿態(tài),其中的各種話題又似乎總能引人猜疑,人們茶余飯后的八卦談資。
看起來確實是“自帶流量”。
為何恭喜她離婚?
人們不是在慶賀一個家庭的離散,而是在鼓勵一個個體從一段消耗性關系中成功脫困。
這幾年,李亞鵬執(zhí)著于商人的身份,屢屢將自身置于債務與執(zhí)行的泥潭。
商業(yè)邏輯的崩塌,看不清現(xiàn)實的盲目。
他在直播間為吃外賣而痛哭,與其說是博取同情,不如說暴露了他在巨大壓力下的情緒失控與對現(xiàn)實困境的某種矯情。
海哈金喜也透露過,他們家住出租屋,任何事情都是“債務優(yōu)先”。
在離婚后,網(wǎng)友們也認識到了海哈金喜的韌勁——情感的韌勁和 母性的韌勁 。
人們不再僅僅贊美“同甘共苦”的付出,更開始倡導“及時止損”的智慧。
女性的現(xiàn)代意識開始覺醒,婚姻倫理觀念漸漸從傳統(tǒng)的“從一而終”向“注重自我”轉變。
70后糾結于離或不離、80后覺得離婚沒啥大不了、90后會問今天你離了嗎?
從“談離色變”到大大方方“曬離婚證”,時代似乎肉眼可見地在進步。
但事實果真如此嗎?
明星的每一次離婚都能沖上熱搜,王寶強的離婚熱度甚至都壓過了里約奧運會。
這種熱議其實也從側面說明,對待離婚,大家的態(tài)度仍是不夠坦然。
愛情本來就是一個試錯的過程,每個人都希望在婚姻中得到幸福,但若是失敗了,也沒必要從此打上“離婚”的標簽。
從影視劇窺見女性婚姻觀變遷
女性意識轉變,不僅體現(xiàn)在中國新時期的文學里,更體現(xiàn)在婚姻里:從“男人救贖——尋找靠山”到“群體救贖——女性聯(lián)盟”再到“自我救贖——個人奮斗”。
影視劇,大概是反映這種劇烈轉變最好的載體。
雖然離婚如今已成為一種生活的選擇,但在上世紀卻是人人避諱,在祖輩看來簡直“荒唐”。
電影《末代皇帝》劇照,低眉頷首的文繡(右一)
錢鐘書曾寫道:“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去,城里的人想出來?!?/p>
文繡和溥儀的離婚便是如此,她是中國最后一位皇妃,歷史上與皇帝離婚的第一人。結婚對于文繡來說,就是住進一個冰冷的宮殿,做什么都要比皇帝皇后矮一截,退一步。
日子久了,文繡想逃。
電影《末代皇帝》劇照,婉容、文繡與溥儀
出逃事件熱度非凡,很快就成了一出波瀾壯闊富有傳奇色彩的天字第一號大笑話、大新聞。
文繡道出真相:“我到現(xiàn)在還是個老處女,現(xiàn)在只是依法保障我應享的人權罷了。”輿論開始倒向文繡,把整件事稱為有時代進步意義的革命,史稱“刀妃革命”。
文繡與溥儀的離婚證書
影視劇之中對離婚,依舊是采取著悲劇的敘事視角。
上世紀三十年代,張恨水經(jīng)典小說《金粉世家》問世。故事以男女主人公戀愛、結婚到反目、離異的婚姻為主線,燕西與清秋本是沖破束縛自由戀愛的一對璧人,然而到最后,金家四個媳婦,只有冷清秋離婚了。
兩個相愛的人,不愿互相遷就,三觀不符,理念不同,婚姻很難維持長久。
在“冷清秋”這樣角色一個身上,觀眾看到的依舊是女性離婚后悲劇色彩與被動的姿態(tài)。
燕西與清秋初見堪比民國偶像劇
女性迫于外部的壓迫而離婚,離婚對于她們來說是一場救贖,也是被迫走向獨立。
童年陰影《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是我國第一部以家庭暴力為主線的電視連續(xù)劇。它的誕生令私人生活領域的家暴問題首次以藝術作品的形式曝光于觀眾面前。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劇照
不過,由于部分電視劇受眾主要以女性為主,所以當編劇塑造人物時,往往會有“命運偏向”,比如控訴渣男的N種行徑。
原始沖動一夜情、功成名就包養(yǎng)情、精神契合曖昧情,愛情獨有的排他性,讓出軌成為感情的勁敵。
《回家的誘惑》經(jīng)典語錄
但是,在近些年的影視劇中,離婚的悲劇色彩已逐漸淡化,更為注重離婚之后女性的自我成長與自我意識的覺醒。
《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與陳俊生離婚同樣是遭遇小三,但夫妻各自都有問題。離婚之后的羅子君,在幾番掙扎之后,終于與過去四體不勤的全職太太告別,重新找回自己。
沒有人能夠在感情里一勞永逸,也沒有人能依附另一個人一輩子。
離婚之后,這些女人們的“重生”也讓世人明白,唯有自己才可以救自己,尊嚴不是底線,而是動力。
如果說結婚是為了追求幸福,那么離婚也是一樣。
如果陷入不幸福的生活旋渦,不如及時止損,結束這段不快的生活,因為別人沒有權利耗你的人生。
真正的坦然是不足為奇,真正的放下是寵辱偕忘。
失敗的婚姻固然是一場悲劇,但當某一天,文學藝術、綜藝影視不再單單把離婚作為熱點“營銷”,那時才是我們對離婚真正的脫敏與自由。
參考文獻:
[1]張新穎.網(wǎng)絡熱點事件中的明星與媒介賦權共謀研究[D].申請遼寧大學碩士論文,2018.05
[2]程璐.離婚的新世紀敘事[D].申請?zhí)K州大學碩士論文,2009.10
[3]郝寧.新世紀中國都市情感劇的婚戀觀研究[D].申請山東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06
[4]牛玉萍.我國90年代婚姻家庭觀念若干熱點問題的研究[D].申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4.05
[5]李春燕.論新時期婚外戀題材小說中的女性意識[D].申請?zhí)m州大學碩士論文,2012.03
hi~inker
歡迎你加入我們的社群
大家好,印客美學現(xiàn)在有100多萬的粉絲。建立這個社群,是希望找到好的品牌和好的操盤手,來共建。我們會開放出印客美學,引入好的品牌,好的操盤手,跟我們一起來玩轉。
如果你是創(chuàng)始人,有好的產(chǎn)品,有好的團隊,但是產(chǎn)品不知道該怎么賣出去,我們可以提供自己的百萬私域流量,一邊帶動你的產(chǎn)品銷量,一邊培養(yǎng)你的團隊學習私域運營的技能。
如果你是上班族或者自由職業(yè),可以來學習如何成為操盤手,多一份收入和經(jīng)驗,或是想找到人生第二條曲線。不要錯過機會。印客擁有百萬粉絲。不缺流量也不缺產(chǎn)品,所以有很多的機會,大家可以大膽來學習和實踐。
所以進入這個社群后,請先加群主微信,告訴他,你是做什么的。我們近期會有公開課,來告訴大家我們?nèi)绾捂溄颖舜恕?/p>
我在群里等你。
- 歡迎關注少禾美學視頻號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