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在石家莊郊外的刑場上,專職攝影記者沙飛懷揣著一張魯迅的照片,被執(zhí)行槍決。
然而并沒有人知道,這位在中國紅色攝影史上最富傳奇色彩、最具爭議的攝影家,在行刑之前已經患有嚴重的被害妄想癥。
而且最欣賞他的聶榮臻元帥,在親自批準他的處決命令時也萬分痛心。
但迫于現(xiàn)實,聶帥能做的只是在行刑前,含淚對工作人員說:“他愛吃魚,給他搞點魚吃吧”。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離奇的事情呢?
一切還要從沙飛的傳奇經歷說起。
青年時期的沙飛,家境比較優(yōu)渥,那時他在機緣巧合下買到了一臺照相機。
然而不久后,他在汕頭親眼目睹日本軍艦橫行霸道,肆意欺凌生活在附近島上的中國百姓,憤慨之下,就用手里的相機記錄下了侵略者的暴行。
沒想到這組照片引起了很大反響,而這也讓沙飛下定決心,要走攝影救國的路。
1936年,沙飛在上海結識了魯迅先生,也拍攝了很多關于魯迅先生的攝影作品。
而魯迅先生也曾多次鼓勵他,要為多苦多難的祖國奉獻自己。
在魯迅先生的感召下,沙飛自愿來到我黨領導下抗日根據(jù)地,經聶榮臻元帥的批準加入八路軍,成了一名戰(zhàn)地文藝工作者。
1937年八路軍取得平型關大捷,得知消息的沙飛自告奮勇,成為第一個采訪115師的記者。
同年,沙飛被破格提拔為晉察冀軍區(qū)政治部編輯科科長。
第二年,沙飛在根據(jù)地結識了他的第二位忘年交——白求恩醫(yī)生。
白求恩醫(yī)生在自己的遺囑中特意注明,將自己的相機留給沙飛。
在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里,沙飛拍攝過很多經典作品,其中最有歷史意義的一張,就是聶榮臻牽著一個三四歲的日本小女孩。
而這照片于1980年被發(fā)表于《人民日報》,引起了中日兩國巨大轟動。
然而不幸的是,由于在反掃蕩中,沙飛所在的人民畫社傷亡慘重,導致沙飛受到了嚴重刺激,開始出現(xiàn)了精神問題。
而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大量日本籍醫(yī)護人員加入我軍參與治療,但誰也沒想到這竟然成了沙飛病癥復發(fā)的導火索。
因為在沙飛的精神世界里,一直對日本侵略者有著刻骨的仇恨。
那時沙飛一直懷疑日籍軍醫(yī)津澤勝想暗害他,其實這完全是他的臆想。
因為當時沙飛的病情已經非常嚴重,甚至開始喜怒無常、自言自語。
但以當時的醫(yī)療條件,誰也沒有發(fā)現(xiàn)沙飛的精神問題,都以為他身體很健康。
于是,就在沙飛即將出院的當天,津澤勝醫(yī)生為沙飛檢查身體后,準備轉身離開。
誰知沙飛竟然拔出手槍連開三槍,導致津澤勝醫(yī)生不治身亡。
這個悲劇造成了很大影響,在沒有證據(jù)表明沙飛是因為疾病原因所致的情況下,聶榮臻元帥也只能含淚同意組織上對沙飛的判決。
一直到1984年,北京軍事法院求證了多名當事人,復原了案發(fā)時的場景,最終認定沙飛并非故意殺人。
最后給予沙飛平反,恢復了他的黨籍和軍籍。
往事已矣,多少前輩曾經如沙飛這樣令人扼腕,但人民卻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檢索資料
《飛向自由的一粒沙》2007年人民出版社出版
《我的父親沙飛》 王雁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