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包氏父子》中,包國維最終的結局就是被開除回家,徹底斷送了上學的希望。從整個劇情來看,包國維有這樣的下場,屬實自作自受,如果包國維好好學習,不去惹是生非,是不會被開除的,錯就錯在聽信了郭純的話,替郭純出頭打架,結果落得個被學校開除,同時還要老包賠償。不過,令觀眾不解的是,郭純明明答應包國維,出了事算自己的,可最后為何沒有幫助包國維呢?
在郭純眼中,包國維始終是不入眼的小角色
首先,最為現實的因素,就是郭純對包國維的態(tài)度了,在郭純的眼中,包國維始終是不入流的小角色,跟龔德銘和龐希爾沒法比,他們才是郭純真正的朋友。從電影最后的鏡頭來看,正值大年三十,龔德銘、郭純、龐希爾聚在一起有說有笑,要知道,龐希爾也參與了那場打架,但郭純還是幫龐希爾擺平了,就跟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
這就說明,當初包國維跟龐希爾替郭純出頭,郭純表示出了事算自己的,并沒有食言,只不過郭純只是幫了龐希爾而已,至于包國維,郭純直接選擇了無視。要知道,包國維跟老包被趕出學校的時候,郭純就在現場,以郭純家的條件,是完全可以保下包國維的,起碼五十大洋郭純可以替包國維出,但郭純只是冷眼相看,在郭純眼中,包國維不值得自己幫助。
包國維心比天高,在郭純面前越界了
包國維既沒有家世,學習成績也并不突出,但卻心比天高,一直往郭純的圈子里擠,包國維天真的認為,自己跟郭純和龔德銘走在一起,就是融入他們了,屬于同一個層次了,因此每次去郭純家里,包國維總是做出一些越界的行為。
比如說包國維給郭純送籃球,來到郭純家之后,又是照鏡子,又是用郭純的頭發(fā)油,甚至拿起郭純的領帶就套在自己的脖子上。包國維的這種種行為,引起了郭純的反感,別說郭純瞧不上包國維了,就是換做別人,到郭純家里這么隨意,郭純也會心生厭煩,這明顯是沒有眼力勁。
其實,郭純想要的,一直就是一個小跟班,能在關鍵時刻替自己出頭,事事聽從于自己,但包國維卻沒有給自己定好位,如果包國維能老老實實聽從于郭純,當郭純的小跟班,那么郭純大概率會拉包國維一把,畢竟包國維是因為自己而被開除的,正因為包國維認不清現實,總想著和郭純平起平坐,讓郭純心生厭煩,又怎么可能幫包國維呢?
結語:由此可見,包國維和龐希爾替郭純出頭,而郭純說了句算我的,其實并沒有食言,郭純確實是幫助龐希爾了,但卻唯獨無視包國維。在劇中,包國維之所以是個悲劇,就是因為認不清自己的身份,要么好好學習,不辜負老包的希望,要么就老老實實當郭純的小跟班,不要有越界的想法,正是包國維認不清自己,這才導致了自己的悲劇,落得個被開除的下場其實一點也不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