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磨蹭,其實是家長的報應(yīng)。
報應(yīng)啥呢?報應(yīng)我們當(dāng)年對時間的輕視。
想想看,咱們誰小時候不是被“快點”喊大的? 快點起床、快點吃飯、快點寫作業(yè)。 到后來,長大了反而變成了“快點生活”。
結(jié)果大家都跑得跟脫線的風(fēng)箏似的,累得不行。
可笑的是,家長嘴上喊“別磨蹭”,身體卻是磨蹭的代言人。 刷個短視頻能從早晨刷到中午,打算午睡結(jié)果一閉眼天黑。 孩子當(dāng)然看在眼里,學(xué)得比誰都像。
你說他磨蹭?他只是家族傳統(tǒng)的傳承人。
有天我實在忍不住,對我家那位小祖宗咆哮:“你能不能快點!”
他頭也不抬:“我在想時間?!?我瞬間啞火。 原來孩子不是不動,他是在哲學(xué)層面思考“時間的意義”。
一時間,我覺得我吼的是個小康德。
后來我決定放手,不催。
把鬧鐘遞給他,說:“七點半出門,遲到你自己看著辦?!?他點點頭,平靜得像個退役將軍。 結(jié)果第二天,我看見他一邊穿襪子一邊看鐘,那個自覺勁兒,讓我懷疑是不是換了個娃。
原來催孩子就像搖可樂,越搖越炸。
你以為你在加速,實際上只是在制造隱患。
家長喜歡給孩子貼標(biāo)簽:磨蹭、拖拉、沒時間觀念。 其實啊,孩子只是沒被允許“擁有自己的節(jié)奏”。
你拼命想教他守時,其實是在剝奪他體驗后果的權(quán)力。
不遲到一回,哪知道時間的分量?
不被老師批評一次,哪明白“計劃”的價值? 成年人也是一樣,沒交過幾次遲的報告,哪來的項目管理意識。
有時候孩子磨蹭,不是不會,而是被催得太多。 大腦進入“防御模式”,干脆什么都不干。 你一催,他就卡死機。
畢竟人類幼崽的抗命天賦,能跟貓掐架。
有人問,那該咋辦? 別用嘴教,用生活教。
在家里掛個沙漏,看著時間一點點漏下去,孩子才明白“時間”不是你在嘴里喊的那玩意。 給他一個自由支配的周末,看他怎么安排,別急著糾正,等他錯過卡通片的直播,再來反思人生。
父母自己也得守時,不然孩子看著你穿著睡衣嚷“別遲到”,誰信。
最重要的,是那份溫和的堅持。
不是吼出來的堅持,而是能看著孩子崩潰還淡定喝茶的那種。 你不妥協(xié),孩子才知道“時間規(guī)則”不是嘴炮。
后來我家娃真的變了。
他會自己定鬧鐘、設(shè)計時器,甚至監(jiān)督我別晚做飯。 那一刻我才懂,教育的盡頭不是控制,是交出權(quán)力。
我們總想給孩子時間觀念,其實該學(xué)會的是“放手的觀念”。
畢竟,有時候你不催,世界就開始順了。
孩子也順了。
而你終于有空,去體驗一回什么叫—— “自由的家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