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入高中,仿佛被系統(tǒng)重啟。
突然多了班主任的“溫馨提示”、家長的“殷切期望”、還有同學間那種帶著壓力的“友好競爭”。 人人都在往上沖,仿佛高考是一場生死戰(zhàn)——誰先打哈欠,誰就先輸。
但笑點在這:
三年后你發(fā)現(xiàn),真打贏的不是最晚睡的,而是沒被“卷王病”搞垮的。
有一類同學特別感人。
夜深人靜,萬家燈滅,他們還在和物理卷子拼命。
那場面,像電視劇里的“窮小子逆襲記”,可惜導演忘了給他們安排結局。 他們以為“再多背一頁筆記,成績就能開掛”, 結果第二天早讀時連“函數(shù)”都讀成“方城”。
人類最偉大的錯覺之一:我不聰明,但我能熬。
可事實是——學習從來不獎勵拼命,它獎勵清醒。 你以為自己在勤奮,其實只是困得太久。 真正厲害的高中生,不是熬夜刷題的人,而是能掐點睡覺的人。
能上床的,才是真勇士。
說到補課,真是全民狂歡。
現(xiàn)在的高中生,周末比上班族還忙。 “物理+化學+生物”三件套一補下去,錢包瘦了,腦子亂了。 有家長驕傲地說:“孩子周末從早補到晚!”
聽起來像夸獎,其實像通緝令。 更絕的是,成績還掉了二十多分。
補課有時候就像往斷電的插座上拼命插插頭, 費勁巴拉,電燈還是不亮。 根子不在“補”,而在“懂”。 搞不懂的,不是知識點,而是自己。 你得先搞清楚自己卡在哪兒。
就像醫(yī)生看病,不先體檢就亂打針,那叫謀殺。
還有那種,背書背成了機器。
課本上的字,他們都能背成詩; 可要他們講講“這題為什么這么做”,腦袋一空白。 這不叫勤奮,這叫精神內(nèi)耗。
他們記住了每個字,卻忘了思考是怎么回事。
我有個學生,筆記抄得像印刷廠。
問他“這個公式怎么來的”,他說“老師沒講,就讓背”。 我那一刻想說:背書不算學習, 那是文字搬運工。
真想學明白,就得多問幾個“為什么”。 學一個新知識,先問它從哪兒來, 再問它和誰是親戚,最后問它能干啥。
一連三個“為什么”,比十頁筆記管用。
高中生還有種錯覺:身體是用來透支的。 “現(xiàn)在不吃苦,將來吃更大的苦?!?結果真吃上苦了——胃病、近視、崩潰。
有個孩子高考前暈倒在考場,家長哭成淚人。
他考的是知識,倒下的是人生。
身體真是個記仇的東西。 你虧待它三年,它能讓你還十年。 最聰明的同學,從不拿健康換成績, 因為他們知道:
一場高考最多三天, 可未來,得跑一輩子。
說到底,高中三年像一場拉鋸戰(zhàn)。
拼的不是誰先瘋,而是誰能穩(wěn)。 節(jié)奏穩(wěn),心態(tài)穩(wěn),生活穩(wěn)。 偶爾摸魚沒關系,偶爾崩潰也沒關系。 只要還能笑著走下去,你就贏了。
所以,別再硬吃苦了。 學習不是煉獄,是修行。 別當“卷王”,做個清醒的戰(zhàn)士。
記得—— 能睡覺的人,才有資格做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