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 何
昨天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了9月份70城房價數(shù)據(jù),比以往時間段推遲了一周左右。
套用大V貓筆刀的慣例,給新讀者講講怎么看,環(huán)比99就是比上個月跌了1%,同比95就是比去年這個月跌了5%。
一線城市的房價本來就高,一套房子動輒六七百萬到一千多萬,每個月的跌幅接近1%,相當于每個月跌掉六萬到十幾萬不等。
就算一線城市的收入高,也經(jīng)不起這樣的跌幅。
2024年,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9.2萬、9.3萬、8.6萬和8.1萬。差不多就是一個月跌掉普通人一年的工資。
除了幾個一線城市,二三線的城市表現(xiàn)也不太樂觀,仍然是止不住地跌。
金九銀十向來是房產(chǎn)交易的黃金時期,如今卻也變成銅九鐵十。
前幾年大家咬著牙上的車——房地產(chǎn),這幾年的軟著陸,就像夏侯惇看路易十六——一眼望不到頭。
你手里的房子不值錢了,可欠銀行的貸款一分都不能少。
這幾天多個銀行都在下調(diào)存款利率,機構(gòu)開始吹風年底之前降息0.1%。
這是降息的前置條件,等小銀行降完了再大銀行降,快的話下個月20日LPR就會下調(diào)。
過去幾年以來,我們的存款利率在持續(xù)下降,如今的存款利率,已經(jīng)是建國以來的最低水平,而且預計還會不斷下降。
查了一下,截止到目前,活期利率現(xiàn)在只有0.05%;
定期整存整取三個月期、半年期、一年期、二年期,分別為0.65%、0.85%、0.95%、1.05%;
三年期和五年期也只有1.25%和1.3%。
按照通常理解,如此低的存款利率,意味著存錢幾乎已經(jīng)接近無利可圖。
但一個奇怪的現(xiàn)象是,盡管利率一低再低,但是我國的居民存款卻越來越多,低利率絲毫不影響老百姓存錢的積極性。
從央行公布的存款數(shù)據(jù)來看,居民存款還是一如既往的猛。
2025年第一季度,我國住戶存款增加9.22萬億元,相對于2024年同期的8.56萬億元增長7.7%。
相當于2025年第一季度我國人均新增的存款就達到了6500元左右。
最關(guān)鍵的是,這幾年我國住戶存款增量每年都很猛。
從2022年到2024年,我國住戶每年新增的存款分別為17.84萬億元,16.67萬億元,14.26萬億元。
這?波存款潮,眼下來看還遠未到盡頭。
為什么利率降到很低,并沒有打壓老百姓儲蓄的積極性,反而讓存款越來越多呢?
這里面牽扯了一個概念,“流動性陷阱?!?/p>
凱恩斯說過:人們?yōu)槭裁闯钟幸粡埣垼ㄥX),動機有三個,第一個交易、就是買東西,第二個投機、把他叫做投資,第三個預防、就是安全,當這三個動機中占上風的變成預防性動機的時候,就進入了流動性陷阱。
為啥呢?
你無論降準還是降息,大家就是不花錢,大家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需要,你無論怎樣降息,大家都不借錢,都不投資,這叫流動性陷阱。
我不知道高層是怎么看待存款的,但是我相信對很多普通人而言:
銀行存款賬戶里的數(shù)字,是對抗不確定性時代最有力的武器。
存款賬戶越豐厚,安全感越強。
至于能獲得多少利息收入,已經(jīng)不再是首要考慮因素。
而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對于普通人來說,也確實沒有更好的投資渠道。
存款利息一降再降,如今甚至在全國性的銀行里,已經(jīng)很難找到3%以上利率的銀行了。
現(xiàn)在的情況是,不少銀行出現(xiàn)了中長期存款利率“倒掛”,即五年期利率反而低于三年期,甚至三年期利率低于一年期的情況。
這背后是銀行預期未來利率可能繼續(xù)下行,因此不愿為長期存款支付過高成本。
大家都去存定期,正是因為定期所能取得的回報是比較確定的,是能夠鎖定比較長時期收益的。
大家預期未來利息會持續(xù)下降,現(xiàn)在存定期可以防止未來利息不斷走低。
更別說在近幾年房價下跌的過程中,這種“紙面財富的脆弱性”被得到進一步加強。
這就叫“資產(chǎn)負債表衰退”,說人話就是:一夜之間,感覺自己從“富翁”變成了“負翁”。
之前房地產(chǎn)上行時,房子其實心理層面作為一個家庭的最終的保證,實在不行可以兌現(xiàn)成錢,或者換個小的房子,來解燃眉之急。
也就是房子在家庭資產(chǎn)負債表中,充當了財務的最終兜底的角色。
要不怎么會有丈母娘經(jīng)濟呢?實際上是一種農(nóng)業(yè)文明思維的樸素的對于婚后家庭的一種經(jīng)濟上的底線保證。
而現(xiàn)在地產(chǎn)這個狀態(tài),造成這部分突然缺位了。
人就會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失去了安全感,而產(chǎn)生一種經(jīng)濟上的焦慮,只能被動拼命地存錢來緩解焦慮。
所以降息一直效果很差,因為這部分錢所處的心理賬戶位置是對于家庭經(jīng)濟上不確定性的保證,是一種心理與風險的雙重補償,而不是消費。
從這個角度說,認為股市會大漲,房產(chǎn)價格會回暖的人,大概率會繼續(xù)錯,因為有現(xiàn)金的人,不斷的將現(xiàn)金變成定期存款,根本不是活期存款,不會投入到這些市場里去了。
另外說一句,反而這幾年選擇存錢的老百姓其實都成了贏家。
最近幾年,買房的人,房子基本上都跌了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
買股票的,也大概率被深度套牢;
買理財?shù)?,很多都遭遇了平臺暴雷跑路。
反而是看似保守的儲蓄收獲了最穩(wěn)定的回報。
利息最高的時候,如果選擇存款,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至少能有10%的累計收益。
不虧就是賺。
最后想說一下,就目前而言,房子只是一種偽裝成資產(chǎn)的債務。
說的難聽一點,賊都偷不走你未來的收入,但買房可以。
什么“剛需”、“成功人士的標配”、“租房就是低人一等”……
這些概念都是別人塞給你的,目的只有一個:讓你心甘情愿地掏空六個錢包,獻出你未來30年的勞動成果。
正如之前某首席說的,別人花50萬的房子,加個零,500萬賣給你。
你用30年去還貸,你失去的是整個人生,而賣房的人,拿著你的錢,替你過了你本該擁有的人生。
再說句更扎心的話:如果一樣東西需要你用30年才能還清,那只能說明你根本就買不起。
世界上只有兩樣最可怕,監(jiān)獄和債務,監(jiān)獄坐一天,刑期就減一天。
而債務過一天,就加一分,如果你不付出代價,你永遠會成為奴隸。
人總要為自己的欲望付出代價。
全文完,感謝閱讀,既然看到這里了,如果覺得不錯,請點贊轉(zhuǎn)發(fā)在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