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上觀新聞)
最近,日本全國已宣布進入流感流行季,比往年整整提前了五周,超過百所學校因學生感染而停課。與此同時,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北半球各地的流感活動正在逐步升溫,一場“冬季流感季”正在悄然逼近。專家預測,今年流感季可能早發(fā)、持續(xù)時間長,且多毒株并行傳播。
年年都說流感,為什么疫苗也要年年打?聽起來專業(yè)的“換株”“變異壓力”,又是什么意思?針對這些大家關心的問題,華山醫(yī)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教授一一解答。
流感病毒“變臉快”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分為A型、B型和C型。其中,A型病毒(尤其是H1N1和H3N2亞型)最容易變異、傳播廣、引起重癥。B型病毒相對溫和,但仍可造成兒童和老人重癥。
為什么流感年年都來?王新宇說,那是因為病毒變得太快了。流感病毒的外殼上有兩種關鍵“突起”蛋白:血凝素(H)和神經(jīng)氨酸酶(N)。每次復制時,它的基因都可能發(fā)生細微“拼寫錯誤”,這些累積變化就叫抗原漂移。漂移多了,舊疫苗就“認不出”新病毒了。
今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更新了2025–2026年北半球流感疫苗的推薦組成,其中一個重要的變化是H3N2亞型被“換株”。王新宇解釋:“這顯示科學家發(fā)現(xiàn)H3N2已發(fā)生明顯變異。病毒在傳播中不斷發(fā)生小變異,疫苗就必須追趕,這就是所謂的‘變異壓力’?!币虼?,如果不更新‘配方’,免疫系統(tǒng)識別力就會打折扣。
為什么每年都要接種流感疫苗?
“病毒在變、免疫力會降、疫苗在追趕?!蓖跣掠顝娬{,我們每年都需要接種流感疫苗,一方面是因為疫苗配方每年都在針對流行毒株進行優(yōu)化,另一方面,人體接種后產生的抗體水平通常僅能維持6至12個月,免疫保護效果會隨時間逐漸減弱。
此外,接種疫苗能有效預防重癥,顯著降低住院和死亡風險。南半球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流感疫苗的保護率約50%,即每兩人中就有一人免于感染或重癥。對于老人、孕婦、慢病患者,這個數(shù)字意義重大。
那么,什么時候打疫苗最為合適?“北半球流感季通常從10月開始,12月至次年2月達到高峰。”王新宇解釋,由于疫苗接種后需要約兩周時間產生抗體,10–11月是接種的最佳窗口。不過他強調,即便錯過最佳時機,后續(xù)接種仍具保護意義。
60歲以上老年人、6個月至5歲的兒童、慢性病患者、醫(yī)務人員、教師、公共交通從業(yè)者,以及孕婦等重點人群,被推薦優(yōu)先接種疫苗。
疫苗誤解需要破除
針對公眾對流感疫苗的一些常見誤解,王新宇也作出了澄清。比如,經(jīng)常有人問:“為什么打了疫苗還會感冒?”他解釋,流感疫苗只預防流感病毒,并不能預防普通感冒。還有部分人認為“身體好就不用打”,這也是一種誤區(qū),流感也會在年輕人中引發(fā)心肌炎、腦炎等嚴重并發(fā)癥。此外,即便自己身體好,感染流感后沒什么,病毒也會傳染給家人,尤其是老人和孩子,對他們造成一定的影響。還有很多人害怕打疫苗會引起副作用,事實上,流感疫苗使用數(shù)十年,安全性極高,常見反應僅為局部疼痛或低熱。
“流感年年‘變臉’,但科學總能追上它的腳步。”王新宇呼吁,面對日本提前流行的警示,公眾應及早接種疫苗,構建免疫屏障?!按蛞呙绮皇桥铝鞲校亲屃鞲信履?。”
原標題:《流感季提前來襲!專家預測今年持續(xù)時間長,多毒株并行傳播,你疫苗打好了嗎?》
欄目編輯:郜陽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左妍 實習生 張依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