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鮮國營商店的肉攤前,每天天不亮就排起了長隊,大家拿著皺巴巴的肉票在買肉。
他們時不時盯著案板,排后面的人也時不時踮起腳尖,生怕輪到自己時,只剩下排骨或者瘦肉了。
缺油水的日子里,一塊肥嘟嘟的肉,比什么都重要。
肉攤案板上,純瘦肉和排骨孤零零地躺在那里,不受待見。#朝鮮#
朝鮮的朋友說起她有一次賣肉的經(jīng)歷,那天她排了一個多小時的隊,前面只剩2個人,案板上還躺著兩塊油光锃亮的五花肉。
她對這塊肉很是滿意,想著今天必須把這肉拿下,回家煉豬油給娃拌米飯。
沒成想,突然有人往前竄兩步擠到隊前,遞上肉票就喊:“師傅,稱那塊最肥的!”
人群中很多人都發(fā)出了抗議,場面有點混亂,賣肉的工作工作人員只好停下了砍肉的動作。
有人大聲說,“咱攥著肉票是為了買肉,吵贏了又怎樣?萬一不讓買,隊不白排了?老實排隊,買到肉煉豬油才是正事?!?br/>把我朋友氣得不行,還叫來了戴藍色袖章的工作人員,他們是專門維持秩序的。
那個工作人員沉聲道:“同志,排隊是規(guī)矩,去后面?!本桶巡尻牭娜死疥犖楹竺媪?。
秩序恢復(fù)后,大家心里的氣才漸漸消了,朋友也成功買到了心儀的肉。
朋友說,為了買到一塊肥肉,有時候經(jīng)常會發(fā)生爭執(zhí),所以配備了維持秩序的工作人員。
在朝鮮買肉就是這樣,憑票供應(yīng),肉票額度有限,要是當(dāng)天沒買到合適的肥肉,寧愿第二天再起大早來排隊,也絕不會將就買瘦肉或排骨,買了就虧大發(fā)了。
其實也能理解,朝鮮人的餐桌常年是泡菜、素菜配玉米飯,缺油水得很。尤其是冬天零下十幾度,吃點肥肉能補熱量,還抗凍。
物資有限的日子里,朝鮮人把肥肉用到極致:煉油、炒菜、做油渣,一點不浪費。
說起來稍微有一點心酸,因為其實我們國家也經(jīng)歷過這樣的日子,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大家買肉也是盡量買肥肉。一件衣服老大穿完老二穿,補來補去也舍不得丟。
那時候日子苦,一塊肉、一勺油里,精打細(xì)算地過日子,就跟現(xiàn)在的朝鮮一樣。
直到今天,一些經(jīng)歷過來的人經(jīng)常因為孩子碗剩飯而嘆息,因為在他們的記憶中,饑餓的烙印太深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