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高鐵建設如火如荼
由于一些特殊原因
一些火車站位置離市區(qū)
炒雞遠~
坐高鐵的時間 > 到市區(qū)打車
有些城市的火車站,高鐵到站估計只需要半小時,下車后,到市區(qū)坐大巴有可能需要70分鐘....
高鐵票 < 去市區(qū)的打的費
一座座的孤站,給了黑車司機以可乘之機,坐高鐵可能也就幾十塊,到站后,打車去市區(qū),一口價120,按人頭算!
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下,國內(nèi)離市中心最遠的十大高鐵(動車)站。春節(jié)肥家希望小伙伴,都表碰到這些站,上帝保佑!
并列No.10
紅安西站 & 福安站
距離市中心均為40km左右
紅安西站
位于紅安南邊的“紅安西站”:
其實“紅安站”在紅安縣八里灣鎮(zhèn),后來在“紅安站”的西面建了一個火車站,起名“紅安西站”;但是其實在大的地理位置中,紅安西站在紅安的南邊.....
有網(wǎng)友表示:作為一個本來就不分東西南北的人....我不在乎~
也有人說,這不是逗著玩兒呢么...
福安站
雖然叫福安站,其實這座火車站位于灣塢。
福安沒有火車站,有動車站,福安站位于灣塢,距離福安市區(qū)38公里。從福安做客車20分鐘左右能到。
網(wǎng)友表示:每次坐完動車,還要花15元從火車站坐大巴到市區(qū)...肉疼...
No.9
仙桃西站 & 天門山南站
仙桃西站 — 仙桃市區(qū)38km
天門山南站 — 天門山市區(qū)40km
仙桃西站
天門南站
仙桃西站火車站,距離仙桃市中心40公里!到天門市只有15公里......
隔著江,沒有橋的孤站...
更奇葩的是,仙桃西站火車站到仙桃市區(qū),要做60分鐘的巴士,到天門市,更是隔著江,沒有橋,通行不便...所以怎么到天門?游過去么?
天門市和仙桃市的火車報站都是這樣的:到天門的旅客請在仙桃下車,到仙桃的旅客請在天門下車....外地的寶寶表示藍瘦想哭!
本地寶寶也不好過:天門站坐車的全是仙桃市民,仙桃站坐車的全是天門市民,如果你要去天門,得買仙桃的票,你要去仙桃,得買天門的票。
No.8
盤錦北站 (秦沈客專)
距離市區(qū)41km
據(jù)稱到盤錦市區(qū)
外地人打車60元以上
盤錦北站
盤錦北站是一座孤站,除了車站,周邊連一座旅店都沒有。
盤錦北站距離市區(qū)41公里,打車外地人60元以上。
白天有公交,但車次極少,就2輛車。分別到火車站和市區(qū)。
小編好奇:工作人員怎么上下班?
No.7
惠州南站(廈深線)
距離市區(qū)42km
坐大巴到惠州市區(qū)65分鐘
惠州南站
惠州南站 — 惠州市區(qū),坐大巴需要65分鐘。
No.6
金山北站 (滬杭高鐵)
距離金山石化44km
金山北站
下面就是我大魔都的金山北站,位于楓涇以東,大荒站一個。
據(jù)網(wǎng)友說,說是金山,其實下車要去金山還要在朱涇轉(zhuǎn)車。
No.5
深圳坪山站 (廈深線)
距離深圳市區(qū) 45km
深圳坪山站
好在名稱誤導性不強,而且下一站就是深圳北站,如果按照原先名稱深圳東站那足以忽悠很多人了.
有一說:這本來就不是給深圳服務的車站,就是給坪山用。
No.4
海寧西站(滬杭)
距離市區(qū)47km
坐大巴到海寧市區(qū)60多分鐘
海寧西站
位于浙江省嘉興市海寧市許村鎮(zhèn)報國村沈士大道以西,從海寧西坐T131到海寧市區(qū)要一個小時。
這是個傳奇的車站,在當年滬杭高鐵建設時期,施工已經(jīng)架起了梁。最后卻在地方的努力下,又重新接地造站,這就是海寧西站。海寧西站在投入使用后,雖然每天經(jīng)停的車次不少,但由于位置偏僻,客流一直不理想。
No.3
陽泉北站(石太)
距離市區(qū)48km
坐大巴到陽泉市50元一人
陽泉北站
上圖為不能直視的陽泉北站
陽泉北站位于盂縣境內(nèi),在火車吧被視為神站某泉北,自從陽泉北開通,陽泉站普速也幾乎沒了
從陽泉北站— 陽泉市區(qū),就算平常坐擺渡的大巴,也要75分鐘...
據(jù)網(wǎng)友稱:某年春節(jié)前陽泉下雪了,擺渡大巴停運了,黑出租到陽泉50元一人(一說120元不打表)。
No.2
巴東站 (宜萬線)
距離縣城95km
(由于隧道整治,動車組開行暫緩到年中 )
巴東站
巴東站位于野三關境內(nèi) 大批去巴東縣城的乘客在建始火車站下火車。
其實野三關到縣城不是很遠,主要是山路彎多導致路途遙遠。
No.1
孝感北站(京港高鐵)
距離孝感市區(qū)99km
打車到孝感市區(qū)300元
孝感北站
其實比起當年蘭新線敦煌站來說還是相對近的
車站位于鄰近河南的大悟縣境內(nèi),打車到孝感市區(qū)300元。
微博上幾乎天天看到有人到孝感市區(qū)誤買了去孝感北的票,其實去孝感市區(qū)到武漢還算近的。
那么為什么這么多名稱和名稱不符,地理位置又如此偏僻的火車站呢?原因其實就三個:
火車站只能用縣級以上的行政區(qū)域單位來命名,不能有鄉(xiāng)鎮(zhèn)名稱出現(xiàn)在火車站名里。
所以明明在紅安八里灣的火車站卻只能叫紅安站,導致命名在紅安南面的火車站,叫紅安西站。
城市中心區(qū)域地價太高。另外,地方政府也希望郊區(qū)的地塊和發(fā)展受益于高鐵車站的興建。
當然也有些政府比較任性的...
雖然這些火車站到市區(qū)的距離,遠的離譜。但是逢年過節(jié),尤其春運,依然一票難求。。。。
為什么很多高鐵站都離市中心很遠
很多人都有一個疑問,為什么國外的高鐵站多數(shù)都建在市中心,而中國的高鐵站很多都建在偏遠的市區(qū),換乘起來非常不方便,影響了高鐵客流的增長。
是不是因為中國人好大喜功,喜歡追求最大,中國最大、亞洲最大,甚至世界最大?
這里面有一個誤區(qū)需要首先澄清,那就是日本、歐美的很多高鐵站開始建設的時候也不在市中心,而是經(jīng)過多年的發(fā)展,因為高鐵本身巨大的帶動作用,讓高鐵站周圍發(fā)展成為繁華的市中心。
如世界上第一條高鐵日本東京至大阪的新干線,1964年開通運營,全線共設東京、品川、新橫浜、小田原、熱海、三島、新富士、靜岡、掛川、浜松、豐橋、三河安城、名古屋、岐阜羽島、米原、京都、新大阪17個站。其中新橫浜、新富士、三河安城、岐阜羽島、新大阪等5個站點均建在離市區(qū)較遠的郊區(qū)位置,其中岐阜羽島站,車站距離岐阜縣的兩大城市大垣市和岐阜市,距離都超過了10公里,屬于非常尷尬的中間地帶。
此外東北新干線(東京—新青森)有8座建在郊區(qū)、東海道新干線(東京—新大阪)5座建在郊區(qū)、山陽新干線(新大阪—博多)9座車站建在郊區(qū)、九州新干線(博多—鹿兒島)5座車站建在郊區(qū)。
市郊與市中心也是相對而言的。隨著時間的推移,日本很多沒有建在市中心的高鐵站,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在市中心了。日本選擇在高鐵站點或者周邊樞紐區(qū)進行城市開發(fā),逐漸在周邊形成包括商業(yè)、辦公、休閑娛樂等城市中心區(qū)。如新宿站與東京站,都已經(jīng)成為重要的商業(yè)中心。
但是,必須承認中國建在偏僻位置的高鐵站比例遠高于日本或者歐洲。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的原因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建設成本的考慮。通常情況下,市區(qū)的地價都比較高,人口密度也非常大,拆遷起來難度不可想象。
這個原因不用多做解釋,大家都能明白。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因為中國人口眾多,乘坐高鐵的人員也遠超國外,所以中國高鐵站的規(guī)模、站臺數(shù)量,售票廳、候車室的規(guī)模,都是國外所無法比擬的。如北京南站有13個站臺、23條到發(fā)線,上海虹橋站有16個站臺、30條到發(fā)線,其規(guī)模都是日本東京站的兩倍有余。其他如鄭州東站、南京南站均是如此,如此大的規(guī)模,如果不是老站點有足夠的土地儲備,而是需要建設新站,在市場中心征地拆遷,其成本是不可想象的。
第二,是環(huán)保噪音方面的考慮。鐵路運行肯定就會產(chǎn)生噪音問題,對居住在線路以及車站周圍的居民造成困擾。對于時速超過300公里的高速列車而言,其產(chǎn)生的噪音與振動比一般的鐵路通常會更大。隨著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也越來越強,這也對高鐵站點的設置產(chǎn)生很大影響。
如2014年年初開工的京沈高鐵,原計劃2009年開工,2013年開通運營。原設計方案的始發(fā)站設在重要交通樞紐北京站。然而,京沈高鐵進出北京一段線路要穿越密集住宅區(qū),沿線居民因擔心京沈高鐵會帶來電磁輻射和噪音污染,一直在“維權”,項目環(huán)評因而未能通過。經(jīng)過數(shù)次修改,最終京沈高鐵的始發(fā)站設在了偏遠的星火站。5年過去了,京沈高鐵的投資預算總額也增加到了1245億元,比5年前增加了545億元。
第三,是短期效益與長期效益的選擇問題,也是鐵路部門與地方政府博弈的問題。對于鐵路部門而言,當然高鐵站建在市中心是最有利的,方便乘客乘車,也有利于客流的增長。但是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則有另外的考慮,他們更希望在城市外圍選地。因為賣地是中國大陸地方政府的重要收入來源,在郊區(qū)建設高鐵站,可以給周邊土地帶來升值效應。而且新的高鐵站的建設能夠帶動周邊發(fā)展,大范圍吸納勞動力,為當?shù)亟?jīng)濟發(fā)展注入活力,為當?shù)貏?chuàng)造了產(chǎn)值,也迎合地方對建設與發(fā)展的成就的需求,因此,地方政府也往往對高鐵設站于郊區(qū)持歡迎的態(tài)度。
其實,新建高鐵站的偏遠并不是非常大的問題,關鍵問題還是交通接駁,只要交通接駁跟上了,大鐵路與地鐵、公交能夠?qū)崿F(xiàn)無縫銜接,大部分乘客都是能夠理解新建高鐵站的選址的。
更何況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問題,新建高鐵站的周邊在5—10年的時間都會發(fā)展起來,成為繁華之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