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軍,1976年出生于革命老區(qū)平山,現(xiàn)為石家莊市新華區(qū)美協(xié)副主席、河北省美協(xié)會員、石家莊市美協(xié)理事。他自幼習畫,勤奮好學。他說他是大山的兒子,他一睜眼看到的就是滿眼的山和石頭。他喜歡畫畫,喜歡自己的家鄉(xiāng),他希望用自己手中的畫筆畫出家鄉(xiāng)美麗的山水。
他畫的畫很美
駝梁山境內的林、云、峽、瀑、澗、溪;天桂山境內的峰、巒、臺、壁、潭、泉……這些都是羅曉軍畫畫的對象。
(羅曉軍作品:《滿載圖》)
在他的畫室里,四周墻上掛滿了他畫的山水畫,畫案上擺放著他新出版的畫冊和剛畫好的扇面,畫的都是平山的景物,畫的都各具特色,畫的都那么用心。欣賞他的畫,就像是欣賞北方自然風景區(qū)的美景。畫中有此起彼伏的雙峰、深壑絕壁的懸崖、千姿百態(tài)的山石、飛流直下的瀑布、碧波蕩漾的深潭、如畫的幽峽……還有樹、房子、鴨子、小溪、小橋和亭臺。用墨濃淡適度,明暗、虛實相得益彰,線條有柔弱、有蒼勁,蒼中帶柔、柔中帶蒼,矛盾中突立起一種歷史滄桑的氣韻和質感,每幅畫都表現(xiàn)出他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同時也讓人們從另一個角度領略到了平山的獨特魅力。
(羅曉軍作品:《賢士雅集》)
羅曉軍說,畫畫也講究意境,這是年代、閱歷自然而然形成的,包括心情。通過色彩、構圖造型來表達作者當時的一種心情。心情不好,畫出來的畫就壓抑、躁動。心情好的時候,畫出來的畫看著就比較舒服。他更多的時候是在心情愉悅的時候畫畫,如他畫的《雅士圖》,充溢著一種脫離塵埃的清氣;《盡興而歸》,看后讓人引起無窮遐想;《意在青山外》,更是詩意撲面,讓人沉醉不已。
他自稱只是一個書畫愛好者
羅曉軍從小開始畫畫,那時候家貧,常常拿著樹枝在地上畫畫,畫山水、花鳥和民俗。長大后,曾臨摹過許多古代名家的書畫作品,主要靠自學。2015年,他拜國家一級美術師、畫壇奇才張振生為師,主攻山水。通過不斷努力,他的繪畫水平有了進一步提高。近年來,先后創(chuàng)作了《松濤》、《滿載圖》、《福水長流》、《賢士雅集》、《秋山閑韻》、《太行溪流》和冊頁《羅曉軍山水畫集》以及長卷《溪山攬勝》等繪畫作品。其中,冊頁《羅曉軍山水畫集》受到了當代文人書法大家旭宇的贊賞。
當我問及是否形成自己風格的時候,羅曉軍說他只是一個書畫愛好者。目前畫畫主要是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技法相結合,還在摸索、探索階段。他擅長畫傳統(tǒng)畫,他認為沒有傳統(tǒng),路子就不會走的太遠,好比無源之水,沒有源頭?!拔蚁胗檬种械漠嫻P來描繪家鄉(xiāng),讓更多的人了解家鄉(xiāng)?!绷_曉軍說,自己從小在大山里長大,熟悉那里的一山一水,他喜歡鉆進大山里,找最好的角度坐下來,畫上十天半月,畫出心中渴望。
他說畫畫需要興趣和靈感
羅曉軍說,畫畫需要興趣,因為畫畫挺苦的,只要有了興趣就不覺得苦了,反而以苦為樂。他常常是一個人在大山里一呆就是十天半月,這就是興趣。他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羅曉軍作品:《太行溪流》)
(羅曉軍作品:《松濤》)
羅曉軍說,畫畫需要靈感,因為靈感是知識的積淀。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靈感來源于生活,以及長期的苦學和多方面的修養(yǎng)。藝術到了一定水平,根本不是憑技法,而是由學識修養(yǎng)的高低來決定的。他現(xiàn)在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就時常感覺到才疏學淺,力所不及。所以畫畫,很少一氣呵成,每畫好一幅作品后,都要認真地揣摩、修改。
他爭取畫出觸發(fā)心靈的作品
“筆墨亦由人品為高下”。畫品與人品一樣,畫品即人品。大家對人品有了爭議,那么對他的畫品也就有了看法。所有作品,包括山水、花鳥都是一種綜合體,都是從畫中體現(xiàn)出來的,畫到一定境界就是人品的競爭。
(羅曉軍作品:《秋山閑韻》)
(羅曉軍作品:《福水長流》)
最后,羅曉軍說中國畫也講究修身致善,像中國古典文化一樣,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我,從一個自然的人努力成為一個有用的人。當然,畫畫也要在傳統(tǒng)的繪畫形式上,有所突破,有所創(chuàng)新,爭取畫出觸發(fā)心靈的作品,能夠打動人、感染人。
(作者:鄭斯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