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一帶有名的古鎮(zhèn),紹興占了四個,分別是安昌古鎮(zhèn)、斗門古鎮(zhèn)、柯橋古鎮(zhèn)和東浦古鎮(zhèn),其中安昌古鎮(zhèn)更是在江南十大水鄉(xiāng)古鎮(zhèn)中榜上有名,號稱“感受紹興民俗的最佳場所”。
排名的標準與時效性,我們或許無需過度探究,畢竟旅行的目的與個人的偏好千差萬別,又豈是一份排名表可以左右?然而,安昌古鎮(zhèn)無疑已成為眾多游子探訪紹興、領略地道民風民俗的首選之地。
抵達安昌之時,恰逢黃昏,初冬的江南,夜幕低垂得格外迅速。這也恰到好處,夜游古鎮(zhèn),別有一番韻味縈繞心頭。
這些年來,踏足眾多古鎮(zhèn),而安昌的到來,并未讓人有過多的“驚嘆”?;蛟S,這正是古鎮(zhèn)想要傳達給每一位過客的真諦——悠然自得,不驚不喜,從容徐緩。
安昌古鎮(zhèn),坐落于紹興市柯橋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總面積逾二十平方公里。其歷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間,雖歷經(jīng)戰(zhàn)亂破壞,但在明清時期得以重煥新生。古鎮(zhèn)的核心,是一條沿河而建的老街,長達一千七百多米。河之南,是古樸的民居;河之北,曾是繁華的商市。時至今日,兩地已無明確的民商界限,南北皆是商賈云集,亦是百姓安居之所。
與其他古鎮(zhèn)相似,安昌延續(xù)了典型的江南水鄉(xiāng)建筑風格,水網(wǎng)密布,古樸典雅,清新脫俗。老橋橫跨小河,白墻黑瓦相映成趣,青石路與木屋交相輝映,構(gòu)成了一幅幅動人的畫卷。
江南水鄉(xiāng)的民居,以蘇州和紹興最為典范,房屋多相連成片。精致的雕刻與黑白相間的墻瓦,在夜色中已難辨分明。但小橋流水依舊潺潺,河道兩旁的人行長廊燈火闌珊,少了白日的喧囂,多了景觀燈的點綴,宛如一位靜謐中帶著微醺之美的佳人,迷離而魔幻,感性而動人。
水鄉(xiāng)的房子依河而建,出門即見水波蕩漾,幾乎每家每戶門前都有一個小埠頭。主婦們?nèi)諒鸵蝗盏卦谶@里洗衣、洗菜、淘米,而埠頭也是烏篷小船停泊休憩的港灣。
然而,江南各地的房屋朝向卻有所不同。有些小鎮(zhèn)的房屋面朝河水,與河流之間隔著公共的人行走廊,這是安昌民居群的主要布局方式,東浦小鎮(zhèn)亦是如此。而有些小鎮(zhèn)則采取了背水而居的格局,小埠頭位于房屋的后方,屋前多為狹長的公共人行通道,幽靜深邃,與對面的民居隔巷相望,如烏鎮(zhèn)的西柵與東柵。
若是在白天來到安昌,不妨悠然地逛逛鎮(zhèn)上的師爺館、石雕館、民俗風情館、花行堡、文史館(城隍殿)、中國銀行舊址、穗康錢莊等地。但若是夜晚造訪,這些地方大多已閉門謝客,輪廓也變得模糊。
或許,拋卻那些所謂的“景點”、“古跡”、“遺址”,來一場純粹的水鄉(xiāng)之旅,在夜的靜謐中,更能深切地感受到小鎮(zhèn)的歲月悠長與古樸韻味。歷史,有時反而會成為旅行的負擔。
夜色綿長,歲月如歌,一切皆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談及安昌的特產(chǎn),雖未經(jīng)網(wǎng)絡資料查證,但確信,臘貨必然是這里的重頭戲。從景區(qū)入口的石牌處,到老街的盡頭,幾乎每家店鋪的門前都掛滿了臘腸、臘魚、臘肉等美食。夜幕降臨,長廊里行人稀少,安昌河上光影交錯,店老板們停止了吆喝,有的甚至品起了小酒,空氣中彌漫著臘味的醇香。
三三兩兩的小吃攤主仍在堅守著最后的營生。炸油端子、炸香腸、炸雞腿、餛飩、年糕、扯白糖、手工釀酒……在這秋寒料峭的夜晚,這些美食不僅滿足了味蕾的享受,更帶來了一絲溫暖與慰藉。
若說有何不足之處,那或許便是特產(chǎn)店略顯密集。在某些地段,甚至給人一種置身于特產(chǎn)集市的錯覺。如此,也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古鎮(zhèn)本身的獨特魅力?!疤禺a(chǎn)”不應成為“特色”的代名詞,古鎮(zhèn)的“特色”仍有待我們更深入地挖掘與拓展。
前往安昌古鎮(zhèn)的交通頗為便捷,小鎮(zhèn)距離杭州機場僅三十公里,距紹興北高鐵站更是不足六公里(從紹興北站出發(fā),僅需十多分鐘即可到達杭州東站)。無論是自駕還是乘坐公交,都能輕松抵達這片充滿魅力的土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