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鼻炎,我有時候,會出現(xiàn)那種突如其來的類似感冒的狀態(tài)。
一整個下午,爆發(fā)幾個噴嚏,在流鼻涕和鼻塞之間跳轉(zhuǎn)。
我找一個口罩戴上,抵御未知的過敏源,繼續(xù)著手上的工作。但心思并不在工作,而是在尋找可以怪罪的對象 ——
是春天嗎?春天就很容易過敏;是剛剛同事米花為了測試香味而噴的一個香氛嗎?整個下午香味都彌漫在周圍。
沒有確切的證據(jù),但每天都很想為生活的不順找一個怪罪的理由。
早上打車去公司時,就已經(jīng)很不順了,打車軟件自動給我勾選了出租車還叫到了,我只好迅速在一分鐘內(nèi)取消,并且還要小心翼翼地點擊「是我的問題」,避免點到是「司機的問題」。
回到主頁面重新勾選車型后,又還是打到一輛超值出租車,這次取消,我勾選了是平臺問題。
絕不能在一天內(nèi)責(zé)怪自己兩次。
曾經(jīng),我寫過一篇稿子,說自己是一個很習(xí)慣說抱歉的人。
但人需要的其中一種成長,就是識別出那些不需要怪罪自己的時刻。
就像前不久,我和朋友吐槽我的手好像腱鞘炎發(fā)作,無名指連著的一條筋延伸到手掌處總是感覺到疼痛。
我們分析了很久,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我敲鍵盤的方式不對。她說,你沒有發(fā)現(xiàn)嗎?鍵盤上的 F 鍵和 J 鍵,是敲字時兩個食指要放置的起點位置。
我說我不知道,小時候家里就沒有電腦,學(xué)校的電腦課也沒有教。
原本,我就要把手指痛的過錯,歸咎于我敲字手法不對了。
但朋友補了一句,也不能怪你,因為機械鍵盤的排列是按照白人男性的手掌大小設(shè)計的,對我們這種手小的人類來說,敲起來就是會更費勁。
我緊急撤回一個腦內(nèi)的自我責(zé)怪。
之后,學(xué)了幾天正確的敲字手法,但快 10 年的肌肉記憶,怎么可能迅速更改,而我的工作,又不容許我一個手指一個手指地按鍵。
最后,我只能盡量更改不伸長無名指去敲「Back」鍵的習(xí)慣。
生活的無解之處就在于此,即便你找到了可以怪罪的對象,痛苦也并不能撤回。
我忍耐著許多類似的、無法撤回的痛苦。
每隔一段時間,我都要因為父母的關(guān)系而焦慮。
焦慮的時候也是我不敢幸福的時候,忍不住會想他們過得那么不幸福,也有我的原因,是不是我做得太少了。
有一天弟弟突然比我懂事了,他說他會打電話和媽媽聊聊天,但是他不擅長和爸爸聊天,讓我多和他聊聊。
我說好,但那天晚上我什么都沒做。
閉上眼睛時,我想象著將來某一天我一定會因為今晚沒有給爸爸發(fā)消息關(guān)心他而后悔。
我不知道該在家庭關(guān)系里找哪個位置,最后決定領(lǐng)取一個內(nèi)疚懲罰。
我其實早就在好久之前,在備忘錄里抄下一段話:「小孩沒有責(zé)任去理解或者滿足父母的情緒和需求?!?/p>
我有免責(zé)聲明,但在深夜一兩點的時候,它也說服不了我。
我因此不再相信那些頓悟的時刻,人不是頓悟一次就能徹底不痛苦,而是痛苦一陣,頓悟一下,又痛苦一陣,再頓悟一下。
其中一次頓悟里,我細細通過 AI 研究了家人的八字和我的八字。
然后跟著 AI 的建議在網(wǎng)上買了水晶手串,細細一串,只要 70 塊錢。
拿到它時,這個質(zhì)地讓我有點失望,但還是決定每日將它戴在手上。
想起以前自己很討厭手上戴飾品,但有一天看著雙手,覺得它們空空的,很適合買點東西戴上去。
我明白了那種「需要」從何而來,因為人到一定的年齡就會變得空虛,如果不喜歡上一點身外之物,就會感到自己賺的錢,過的人生沒有意義。
就像生活不順需要理由一樣,生活要變好也需要理由。
即便那些理由都會失效,但我還是源源不斷地尋找。
上周末,我去了一家舊舊的玩具店,櫥窗里有一個坐在時光機上的叮當貓,我向收銀臺處的阿姨問價,阿姨說得看底下的標價才知道,于是拿著鑰匙去開櫥窗。
小小一個可以放在手掌的玩具,要 138 元。我只好又還給阿姨,和她說太貴了。阿姨耐心地放回去,關(guān)上櫥窗,鎖上鎖。
我指著沒有在櫥窗內(nèi)的旁邊柜子上一整排的叮當貓問,那這個呢,是多少錢?
阿姨說:「十塊錢。」
我在心里驚呼好便宜,10 塊錢也可以購買一個生活會變好的理由,于是在那里挑了一個帶著竹蜻蜓的小叮當。
回家的路上,我和男朋友說,「我也想坐時光機,讓我想想要回去哪個時候呢?」
想了好一會,我發(fā)現(xiàn),沒有哪個過去我愿意回去,即便有了時光機,我也不知道該去往哪里。
我弱弱地自言自語,哪個過去我都不想回去。
男朋友突然回答我:「時光機也可以去未來呀?!?/p>
是哦,我還有未來哦。
沉溺在過去和當下的痛苦中,我甚至忘記了我還有未來可以去。
第二天,看著桌子上的小叮當,腦海里都是張敬軒 2014 年演唱會上唱的《青春常駐》,因為開頭第一句便是「叮當可否不要老」,我又翻出來循環(huán)播放。
這場演出的嘉賓是 TVB 兒童節(jié)目主持人譚玉瑛,她在臺上念了好長一段獨白。
她說,地球已經(jīng)經(jīng)歷 23 次大滅絕,所以我們很有經(jīng)驗的,雖然無法肯定滅絕的原因,但可以肯定的是,生命并沒有因為滅絕而消失,反而在不斷進化。
下一句,她問:「小朋友,你呢,你的生命經(jīng)歷了幾次大滅絕呢?」
很想隔著屏幕回答她,好多次好多次,甚至像是每一天都在大滅絕。
但我能想象到,她會像在演唱會現(xiàn)場那樣積極地說:「小朋友,不要怕,因為怕是很辛苦的。滅絕就滅絕啰,不滅絕又怎能迎接新生命新階段的到來呢?!?/p>
雖然我預(yù)感這又是一場短暫的頓悟,但我決定暫時將它當作通往未來的信心車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