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0月的武昌起義,引燃了革命的燎原烈火,最終將清王朝埋葬,結(jié)束了兩千多年封建帝制。此時的民國百廢待興,然而卻發(fā)生了一件駭人聽聞的冤案,一位武昌起義的功臣,卻在北京被袁世凱、黎元洪合謀殺害!這位首義元勛沒有倒在戰(zhàn)場上,卻死于政治陰謀,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首義元勛
此人名叫張振武,字春山,是湖北竹山人。別看他出生于商人家庭,卻頗有俠義之氣,性情暴躁,喜歡打抱不平。從湖北師范學(xué)校畢業(yè)后的張振武,思想上十分進步,于1904年自費留學(xué)日本,就讀于早稻田大學(xué),并第二年加入了同盟會。張振武在回國后,積極參與革命活動,并且加入“共進會”,負責(zé)財務(wù)工作。
武昌起義前夕,張振武多方奔走,籌集款項,甚至不惜變賣祖產(chǎn)。起義發(fā)生后,張振武參與組建湖北軍政府,并出任軍務(wù)部副部長,代行部長之職。在主持軍務(wù)的十幾天里,張振武親赴前線,來激勵士氣,還率部奔走支援。1912年1月,張振武又前往上海,負責(zé)購買槍支、彈藥以及服裝,為武昌起義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貢獻。
二、結(jié)怨“都督”
在起義之前,原定的都督人選是孫武,可是在起義之前,孫武因負傷不在城內(nèi)。武昌起義取得成功后,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于是威望頗高的黎元洪被推了出來。當時,黎元洪不愿出任此職,張振武出言恫嚇,“如今黎元洪既然不肯贊同革命,又不受同志推舉,不如將黎斬首示眾”。黎元洪就任都督后,對此事一直耿耿于懷。
當時,張振武手中握有兵權(quán),自行組織了一支衛(wèi)隊,對黎元洪頗為輕視,揚言道:“要不是我們把你拉出來,你哪有今天?”在上海購買武器裝備期間,張振武又與黎元洪產(chǎn)生矛盾,他將軍械分出一部分支援給了煙臺的革命軍。另外湖北的局勢也不明朗,還發(fā)生了兵變,黎元洪認為幕后主使是張振武。此時的黎元洪奈何不了張振武,于是想出了“調(diào)虎離山”、“借刀殺人”之計。
三、民國冤案
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袁世凱先后兩次向張振武等人發(fā)出邀請,黎元洪也勸其入京,并且贊助4000元的差旅費,于是在1912年8月,張振武率領(lǐng)湖北的部分軍官前往北京。與此同時,黎元洪卻密電袁世凱,誣陷張振武“蠱惑軍士,勾結(jié)土匪,破壞共和,倡謀不軌……伏乞?qū)堈裎淞⒂枵ā薄?/p>
袁世凱在得到黎元洪的兩封電報后,與親信密謀,決定對張振武等人下手。8月15日,張振武在六國飯店宴請北洋將領(lǐng)。宴會結(jié)束后,張振武在返回住所時,遭到逮捕,被押至軍法處。接著,軍法處的處長陸建章一聲令下,直接將張振武、方維(湖北將校團團長)處死。此事傳出后,立即引起了輿論的轟動,武昌起義的功臣就這樣死于政治陰謀。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